访问主要内容
中华世界

新新闻新书介绍谈艾晓明等5位中国女性民主斗士对比台籍人代卢丽安

发表时间:

中共十九大期间,中国当局凸显了一位亲中的台湾籍女性人大代表卢丽安。她是英国留学后,与当地结识的中国籍丈夫回到中国定居,担任上海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她在十九大期间向台湾政府喊话,也成了在中国的很好台湾籍亲中人士的样板。之后,台湾政府说要根据两岸人民关系法,撤销卢丽安的台湾户籍及护照。一时之间,台湾人投奔大陆,以及亲中的话题掀起三层浪。紧跟着卢丽安的例子,就陆续有台籍人士浮上台面,在媒体宣称要仿效卢丽安,投奔中国就业定居。两岸经贸关系绵密、但两岸民共政府关系冰冷。此际,中国的民主问题,反而被其红火的经济遮掩了。台湾人似乎对中国的民主不再如同过去那么关心了。近期台湾新新闻周刊报导了由台湾民进党台北市议员推荐介绍的一本中国作家赵思乐的著作“她们的征途”。该书叙述了艾晓明、寇延丁、王荔蕻、叶海燕、王峭岭等五位女性中国民主运动人士的“困兽犹斗”,与卢丽安亲中后“安逸”的生活刚好成了极大反差。本次中华世界为大家请到台湾新新闻周刊副社长陈东豪先生做进一步介绍。

艾晓明
艾晓明 网络相片
广告

陈东豪不久前闭幕的中国十九大,出现了一位台湾籍但亲中的人大代表卢丽安,而且特别被中共当局凸显出来。卢丽安目前在中国复旦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从事女性文学研究。她被凸显出来后,紧跟着又出现一些向往大中国主义的台湾人表示要跟进,但这现象,这类人在台湾还是很小众。相对的,台湾对于这个大陆这些年来的民主发展算是冷漠的。中国大陆一些民主人士从以前对台湾报以希望、友好,后来转变为敌视,其实这两种发展都不是很健康。本次文明新新闻邀请台湾民进党新潮流派的台北市议员梁文杰替这本书做介绍。梁文杰曾经跟随台北市长柯文哲到中国大陆参加上海某一届的双城论坛,他替我们新新闻找到一本有趣的书,由中国作家赵思乐著作的“她们的征途”。他向我们介绍了“她们的征途”。

梁文杰写道:二十七岁的作者,书写的是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运动的脉络,本书虽然以五位分处各阶层的女性抗争者为主角,实则将一九八九年六四之后的中国民运发展历程与各色人物,做了极全面的爬梳。

偶尔接待来自香港和中国的朋友,总会被抱怨「台湾人不关心中国的民主」。确实,大多数的台湾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会千年万世执政下去,因此也就对民主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毫无兴趣。

台湾人不时会注意到,中共又开始对某些人士展开搜捕和镇压,但这类桉例只是拿来反衬对于台湾民主的自豪,对这些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却少有理解。也因此,许多人对于李明哲在中国被捕,都有一种「何必多管閒事」之感。

八九六四改变台湾对中国态度

这一切应该要从一九八九年六四开始。六四之后,做为台湾民主化运动主力的民进党,开始採取背对中国的立场。六四前,民进党内本有统独路线之争,例如创党元老费希平在八八年即因「党内某些人士的台独倾向」而退党,但许多人士皆同时关心台湾与中国的民主化,认为两者有连动关係。

六四却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维持一党专政的能力与意志,要比国民党强大百倍。国民党虽然有不逊于共产党对付异议人士的手段,但根本还是受制于其最终保护人美国。八四年的江南桉造成美台关係紧张,八五年美国参议院通过要求国民党实施民主化的决议桉,由雷根(RonaldReagan) 总统签署以专节形式列入八六年度的《外交关係授权法桉》(Foreign RelationsAu t h o r i z a t i o nAct )。

八六年二月,美国敦促菲律宾总统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下台;同年六月间,众议院也通过决议桉,要求国民党开放党禁;八月,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派尔(ClaibornePell)访台,要求开放党禁及解除戒严。这一切都影响了蒋经国容忍民进党在当年九月二十六日创党,也促使蒋经国在八七年宣布解除戒严。

但中国共产党则丝毫不受外来压力影响,断然流血处置抗议群众。这一切证明了,台湾的民主运动者根本影响不了中国。

既然影响不了,唯有脱离

既然影响不了,唯有脱离。于是六四之后两年,民进党就在九一年通过「台独党纲」,九二年展开台湾总统直选运动,从此只致力于台湾「一国之内的民主化」,及保卫台湾的民主化成果不受中国破坏,而对中国本身再无兴趣。像李明哲这样曾经待过民进党,而又致力于中国民主化运动的人,实在是稀有动物。

独派对中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不感兴趣,本身毫无民主基因的国民党统派,自然更不感兴趣。于是多年来除了王丹等海外民运人士之外,台湾断断续续知道的,大概就只有刘晓波、陈光诚等拿了诺贝尔奖,或者逃亡到美国大使馆的知名人士。即使是在社交媒体无国界的今天,台湾人还是只群聚在脸书,与主要用微博传递讯息的中国反抗者们宛如平行世界。

这也显出《她们的征途》本书的珍贵与特别值得推荐之处。本书作者赵思乐虽年仅二十七岁,但书写的是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运动的脉络。主角是五位分处各阶层的女性抗争者:艾晓明,文学教授;寇延丁,下岗女工;王荔蕻,退休大妈;叶海燕,性工作者;王峭岭,维权律师妻子。作者虽以这些女性为主角,实则将八九年六四之后的中国民运发展历程和各色人物  刘晓波、丁子霖、高智晟、陈光诚、李和平等等,做了极全面的爬梳。

对中共政权近三十年来的演变,以及这个政权的威胁、捕拿、镇压等控制手法,本书也有极深刻的描述与分析。虽属报导文学,但亦可当作中国近三十年的民主运动史来读。而比起生硬的史学着作,作者不下于一流散文家的文采,又让可读性增添百倍。

本书之所以值得特别推荐给台湾读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台湾人正因为经济不振而逐渐丧失自信,而中共十九大又出现一个台籍党代表卢丽安,说她入党的动机是「这个党既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出困境,也一定能带领我们国家走向美好未来」,我们不妨看看书中每个都在「困兽犹斗」、不向这个党妥协的主角们,是怎么理解这个党的。

主角之一出身「红二代」的王荔蕻就说:「我出身的这个集团,他们是无法无天的。对于他们来讲,这个江山是我们打下来的,这就是维护政权的最基本理由。为了维护政权,他们不会觉得法律什么的是需要考虑的。」

台湾人该多关心中国的民主

同样的,当卢丽安以女性主义文学教授身分被中共培养为复旦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时,我们也该看看同为女性主义文学教授,却胆敢以纪录片为武器,向中共控诉的艾晓明,是如何被打压以致必须离开校园的。

女性主义这个批判性的思想武器,对卢丽安是一个时尚的进身阶,而艾晓明却说她教授女性主义的目标「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而是面对不平等的事实,分析原因,推动改变……不是给中产阶级输送优雅好太太,而是培养人才去改造社会改变,处于比你更不利处境的人的命运。」

台湾长大的孩子,会像卢丽安这样去歌颂中国共产党的,应该没有几个,不需特别担心;台湾的孩子也该知道:在中国内部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根本把卢丽安当笑话与样板,本书所有主角都是,本书令人惊豔的年轻作者也是。

陈东豪还指出:过去台独是上不了台湾民进党党纲的。但六四发生之后,民进党,台湾的本土势力中有一派就直接把“台独”放进党纲里。以前,台独仅限于在海外华侨当中,在台湾岛内其实呼应的声音并不高。一方面,他们觉得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发生六四天安门之后,影响很深远。尤其是六四之后,大陆紧接着发生法轮功遭逼迫。而台湾练法轮功的人不少。这些事情,这些故事不断地在台湾被宣传、揭露出来,这些都加强了台湾对中国的疏离感。到最后,香港经验大概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前阵子日本NHK电视台做了一个专题,讲述台湾的年轻人的“天然独”状况,他们天然就是“台独分子”。你如果看到两岸的互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变成这种趋势。从某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解释说,为什么中共在香港回归这么长一段时间,结果香港反而更疏离它。它的做法最后只能靠武力、靠强权去镇压、去约束。否则香港早就翻了天。其实我们一直呼吁,台湾人不能忽视中国的发展,因为台湾与中国距离太近。所以台湾必须对中国有一个健康的态度。因为你完全蔑视它,仇视它也不对。可是中国如今很麻烦,它有着太过强大的自信心。而且他们希望能把“中国标准”往外推销。但“中国标准”是否能禁得起检验呢?这会让未来的世界变得比较不安,所以这事得要很小心看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