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引渡修例 港府決策内部首次出现批评声音

发表时间:

试图推动逃犯修例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五开始遭到来自内部的批评。这一备受争议的修例引发周日上百万香港市民的大规模反对游行,周三的再次示威,重现了2014年占中景象,警察动用橡皮子弹、布袋和催泪瓦斯驱散成千上万的示威者,造成至少79人受伤,成为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最严重的警民冲突。

香港周三的反送中示威  2019.6.12
香港周三的反送中示威 2019.6.12 REUTERS/Athit Perawongmetha
广告

反对修例者汇集了包括了律师、司法、工商界人士、记者、社会活动人士、及西方外交官等各界,但林郑月娥似乎不为所动,仍然誓言要继续争取引渡条例的通过,而对她的这一缺少弹性的表现,包括其团队内部周五开始出现批评声音。

据法新社报道,身兼全国港区人大代表的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周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政府在本立法回会期暂缓修订《逃犯条例》的讨论, 他对记者说,过去7天香港发生3件大事,周日(9日)数十万人上街游行,立法会无法开会;如果情況继续,“极可能全世界看着香港在重重警察包围下下过(修例)”,被全世界耻笑。他说,“(放弃修例)可能让她加分而不会失败”“这样做永远都不会太迟,有了新情况出现,应该是领导者改变立场的时机,不会有什么损失”。
 

包括林郑月娥本人的顾问陈智思也表示在当前形势下,立法会不太可能通过该法案。担任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的陈智思周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做得不足,低估了社会对修例的反应,包括商界的担忧。他说,“个人认为,在此刻对立激烈的情況下,难以就修例作出讨论”。

中央社和法新社的报道均提到,这是首次有港府決策人士对修法争议表达保留态度。
 

陈智思说“至少我们不要挑起对抗的升级”,但他并没有明确提及修订草案应否继续由立法会进行二读。

香港的局势引发外界的强烈关注,“纽约时报”周四的分析认为,林郑月娥的立场显示出近年来陆港关系向北京方面倾斜的程度。如果她成功顶住抗议,通过引渡法案,将为北京打开一个缺口,让其能够绕过独立的香港法院,将其控制延伸至这个半自治地区的居民和访客身上,可能会一点点侵蚀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

荷兰媒体在报道香港示威时提到,对中国铁腕的恐惧,驱使香港人走上街头。据中央社援引“荷兰日报“指,法治是民主的基础,但香港的民主声音正一点点地被剥夺,因嫌犯可能被引渡到中国破坏香港特殊地位以及言论和宗教自由。

香港素有国际金融商业之都的美誉,媒体普遍报道都关注商界对此次修例的反应。法新社周五发自香港的报道指, 香港长期以来一直是通往中国大陆的安全而理想的门户,但现在商界对修例后向北京引渡的风险感到担忧,有些人甚至考虑是否应该离开香港另选他地。

报道指,对港府提出的逃犯修例最为担心的内容,是北京可以从此司法追溯在港居民,包括在港转机过境的外国人。

而高楼林立商业发达的香港的稳定一直以来是受到商界看重的主要因素。一位投资公司的法国雇主向法新社说,“香港就是一颗宝石,因为在这里我们不必担心会受到警察的无端骚扰而成为中国最美的城市”。“香港的真实实力在于它的法制,人们不会无端地被送进监狱,没有人会无端关闭你的公司,人们可以在法庭上获得为自己申辩的权利”。

像其他多个法新社受访的企业界人士一样,这名法国企业家也要求在报道中不要提及他的真实姓名。

但是“现在香港的信誉受到了威胁”。美国商会会长塔拉约瑟夫(Tara Joseph)说,华盛顿认修例可能会“破坏香港的经济环境,使我们的公民(......)受到中国反复无常的司法制度的影响。”,欧盟也有同样的担忧,表示该修例将对香港的商业信心产生“相当大的潜在影响”。

反对者担心北京司法的不透明。统计显示,中国大陆的司法案件的定罪率在100%。 司法被视为是中共政治打压反对力量的工具,而在华为财务总监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后,两名在中国的加拿大人随后被抓、以及香港书商失踪案等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案件,更让商界对中国司法感到疑虑。

一名在香港的外国建筑师向法新社表示说,“之所以定居香港就是因为我不想住在中国大陆,一旦香港成为了像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一样,我也就没有理由再留下来”。他说,“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在公平审判无法获得保证的情况下,任何引渡的可能都将是在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一名法国在港商界人士向法新社说,修例将尤其对那些总部设在外国的大集团的战略决策产生影响,包括设计军工、高科技领域的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他说“可以想见,他们会避免设在香港,以减少麻烦,可能将更希望前往首尔、新加坡或东京等城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