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俄罗斯专家看中俄关系的基础与中俄发展模式

发表时间:

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年庆典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访莫斯科。俄罗斯因为乌克兰危机而在国际舞台备受孤立,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缺席红场大阅兵,中国国家主席不仅是红场阅兵式上最重要的外国领导人,而且,在其访问期间,中俄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未来三年中国将向俄罗斯投资250亿美元。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俄关系近期迅速改善更是特殊国际形势下的权宜之策,但俄罗斯周刊《生意人报》(《Kommersant-Vlast》副主编、俄罗斯外交与国防事务政治委员会成员陈寒士先生(Alex Gabuev)接受了我们电话采访时表示,中俄经济的互补性为友好关系打下坚实基础。在他看来中俄关系目前是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不过他也指出,尽管俄罗斯如今实力削弱,而中国强劲崛起,但如果俄罗斯借用中国模式恐怕会有很大问题。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在莫斯科红场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在莫斯科红场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 REUTERS/Alexander Zemlianichenko/Pool
广告

大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并不了解

法广:5月9日在俄罗斯是一个很重要的纪念日。今年的红场阅兵规模似乎比往年更为盛大。今年的庆祝活动要传达的信息与往年的庆祝活动是否有什么不同?

陈寒士:我觉得最主要的不同是今年是一次周年庆祝,所以,以规模大为主,这是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是参加阅兵的士兵数字,还是参加阅兵的技术数字,也就是参加阅兵的坦克、飞机都比往年多。此外,参加的国家与往年比也有不同。今年有中国主席习近平,还有中国士兵参加红场阅兵方阵。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法广:西方国家主要领导人没有出席红场阅兵活动是否也显示普京政权下的俄罗斯有些孤立呢?

陈寒士:因为乌克兰危机,许多欧洲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还有美国今年都不参加这次阅兵活动。德国总理默克尔10日才到莫斯科访问。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特点。

法广:由于大部分欧美重要国家首脑缺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为今年的庆祝活动的最重要的国家领导人,中国军队也派人参加红场阅兵。俄国国内有些人对此感到不理解,您怎么看?当年苏联红军尤其是在欧洲战场打击德国纳粹军队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则更是日军占领的受害者。今年9月,普京会去北京参加中国组织的纪念活动。中俄两国对二战的历史记忆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陈寒士:中俄在二战期间是联盟国,苏联当时也非常支持中国抗日,很多中国共产党人在苏联接受教育、培训,他们也从苏联得到武器,所以,当时苏联大部分时间在欧洲作战,但是,最后打败纳粹德国以后,又回到亚洲帮助中国人解放自己的国家。现在,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些历史问题上的立场也是一样的,也就是,对于二战的结局,任何国家都不应当歪曲历史事实。在这一点上,双方有共识。

至于习近平和中国军队参加今年的红场阅兵,我感觉大部分俄罗斯人还是理解的,也很欢迎。

法广:但是,俄罗斯人对二战时亚洲战场上的历史是否了解呢?一些中国人其实对苏联红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些行为,尤其是他们当年在东北地区的表现并没有非常好的印象……

陈寒士: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了解不多。对于俄罗斯来说,当时欧洲战场是最重要的,威胁最大,要先打败德国,然后才去打日本。但是,我觉得,一般来讲,俄罗斯对中国的历史不太了解。苏联的时候,新中国刚刚建立,两国关系友好。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年代双方关系破裂。从那以后,两国关系慢慢恢复,现在是最近50年双方最友好的时候。但是,一般来讲,普通俄罗斯公民对中国不太了解,这些要慢慢改变,他们会知道更多关于中国的消息,包括中国的历史。

法广:二战后,中俄友谊以及东欧共产主义阵营形成一种东西方在军事上对垒、在意识形态上对立的格局。如今中俄友善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有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否只是象征性的?

陈寒士:我觉得是比较象征性的影响。对俄罗斯来讲,中国现在是最重要的国际伙伴,是战略性的伙伴。中国也是这样,俄罗斯是中国最重要的邻居,现在意识形态、历史问题的冲突都没有,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友好,所以,这是未来友好关系的基础。所以,我们只能希望两国领导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法广:中国一直密切关注俄罗斯模式。苏联曾经极大的影响了共产中国的建立与早期的发展模式;90年代后,苏联解体,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共政权要引以为戒的反面榜样;如今中俄再度友好,但俄罗斯大国地位已弱,而中国崛起,俄罗斯民众如何看待如今的中俄友谊?如何看中国发展模式?

陈寒士:我觉得大部分俄罗斯对中国发展模式比较陌生,他们不太了解。对于俄罗斯专家学者来说,他们觉得中国模式是按照中国的国内情况而发展起来的,是邓小平以及其后的领导人慢慢“培养”的,但是,中国模式有很多很多中国特色的因素,包括人口多、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在政治上是一党制度 党的领导,每位国家主席、每位党的书记可以有两个任期……很多很多因素形成了这个(中国)模式,但是,如果俄罗斯采用这个模式就会有很大问题,但是,中国有自己的模式,而且通过这种模式取得了目前的发展结果,俄罗斯专家也乐见其成。

法广:您刚才提到中国的一党制模式。俄罗斯有一个多党制存在的形式。在您看来,普京政权下的多党制模式与中国现行的一党制有本质上的区别么?

陈寒士:区别其实只是形式上的。俄罗斯虽然有形式上的民主选举,但是,事实上,克里姆林宫和政府对政治领域控制很严,但是,即使是形式上的民主,媒体还是比中国媒体更开放一些,虽然这种开放也有一个过程,但还是比较开放。两国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另外一个区别是,中国一个国家主席、党的书记任职10年以后就会下台,普京不一样。从形式上讲,普京已经担任三期总统,现在是他的第三任期,而事实上,如果包括他作为总理(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的日子,他其实已经是第四任期。很多俄罗斯专家觉得中国的政治模式可能对一个国家更有利,因为一个人只任期十年,这样更民主一些。

法广: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促进了中俄友谊。在您看来,哪些因素会影响这种友好关系的牢固与持久?

陈寒士: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两个国家的经济互补性。俄罗斯有很多自然资源,科学也比较发达,中国的科学也越来越发达,但还是可以从俄罗斯得到很多知识和技术。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也有很多资本可以到俄罗斯投资,这些互补性是这两个国家友好关系的最重要基础。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地缘政治方面,两国没有任何冲突。所以,我们能希望两国的关系能持久发展。

法广:您提到两国在地缘政治方面没有冲突。中国目前正重新部署其亚洲战略,提出成立亚投行,提出建设新的丝绸之路,也就是一带一路,等等。普京近年也试图建立欧亚经济联盟,试图与原来的加盟共和国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并在欧洲与亚洲之间发挥枢纽作用。中俄各自的战略部署是否彼此会有冲突?

陈寒士:习近平和普京5月8日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一项协议,希望把“一带一路”项目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联合起来。也就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以投资、以建设铁路、输油管等为主,俄罗斯以自贸区和一些法律规定为主,所以,这两个项目联合起来是很有互补性的机制,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也说明,这两个项目没有任何冲突,我们也希望他们真的按照这个计划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访后记:中俄两国政府及官方媒体均全面肯定目前热络的两国关系。如果说两国在经济及技术领域的互补性可以是发展友好关系的基础的话,两国关系的迅速改善与俄罗斯随乌克兰危机而在国际舞台陷入的孤立并不只是时间上的巧合。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直吸引中国高层的特别关注,中俄关系如何发展也一直是中国学者尤为关心的话题,但中国舆论空间对两国关系现状众口一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其中另有难言之隐。

在西方学者眼中,中俄关系迅速升温更是特殊国际环境下的权宜之计。热络的官方往来、大笔的经贸合同不能掩饰彼此间难以重建的互信。法国八九大街网站5月10日发表记者韩石(Pierre Haski)的文章,将5月9日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微笑并肩而坐的和谐场景与1949年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与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并肩观摩红场阅兵的场景比较,提醒中俄关系一度破裂至发生边境战争。

中俄是否正重建已经消失的联盟呢?这篇文章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关系既没有意识形态基础、没有个人友谊,也没有称霸世界的雄心。但这种联盟与历史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共同反对美国及其盟友。文章随后分析了两国在经济与战略领域的共同利益。文章在结尾写道:世界并没有因此而像冷战时期一样分裂为两个阵营,世界正变得多极化,这个过程不乏痛苦,也必定有联盟的重组。

 

延伸阅读:

法广专题《观察中国》:中俄之间的内在矛盾并不因欧美的压力而消失

法国八九大街网站:“中俄关系:说不阵线可以走多远?”( 法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