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北京话题

屠呦呦获奖究竟与中医有何关系

发表时间:

近日,有瑞典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委员告诉中国记者,屠呦呦这个奖不是颁给中医的,而是颁给那些从中医中获得灵感的科学研究者。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据上海《外滩画报》的最新报道,记者在瑞典参加了屠呦呦获得诺奖的发布会。针对中国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屠呦呦此次获奖是“中医药的胜利”,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副校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委员玛舒齐(Maria G. Massuci)作出了明确回应。

REUTERS/Petar Kujunzic
广告

我们几个坐在后排的记者,伴随玛舒齐副校长步出了会堂。我正准备提问,没料到玛舒齐却先开口问我,怎么看待屠呦呦得奖?我回答道,“我担心这个奖项将再次引发国内的中药热”。“这就是你们记者的责任了,我们不希望中国老百姓看到消息后,就冲到药店去买草药,这是对屠呦呦获奖最错误的解读。我想强调的是,屠呦呦研究的对象是中草药中有效的化学成分,是精确的配比。所以,你们在报道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作者秦全耀的文章说,有人问我:明明“这个奖不是颁给中医的”,那屠呦呦为什么还要说它是中医的胜利呢?老秦回答:屠呦呦要是不这么歌颂中医的话,这个奖还能让她去领吗?屠老太太挺明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变成了五毛思维呢?道理很简单,屠呦呦是共产党员,要想获奖就必须和党保持一致。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歌颂了毛泽东,说什么“假如没有毛主席主张成立的中医研究院;假如当时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现在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而巳,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文章作者分析认为,这种说不通道理的稿子一看就是组织写的,只顾煽情却往往忽视了逻辑。屠呦呦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院,读的是药学专业。如果没有毛主席,也就不会有毛主席强令的“西医学中医”,那么屠呦呦如今必然也只能是一名西医,又怎么可能如她所说的“是一个平庸的中医” 呢?买的不如卖的精,诺贝尔评委会一点也不傻。屠呦呦老太太为领导背书,找不着北装胡涂,别成了忽悠悠?

作者陈锐的文章说,至于青蒿素究竟是中药还是西药,瑞典诺贝尔授奖方说,屠呦呦是受到中国传统医学文献启发,而研制的西药,凤凰网此前的报道,也曾引述“打假” 学者方舟子的观点,认为是西药,理由之一就是“中医典籍记载了很多种治疗疟疾的药方和巫术,青蒿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种,而那些药方和巫术都已被历史证明是无效的,中医历来就治不好疟疾。

一个著名的例子便是,清朝康熙皇帝曾经得了疟疾,宮廷御医们都感到束手无策,最后还是由传教士用进口的金鸡纳治好的。但中国自己对此却持不同态度,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就说,这是中国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次获奖留下的争议,所涉及的早已不止于学术和是非,而是涉及政治,涉及中国文化和中医的荣誉问题。对于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即使你能够从道理上把它讲清楚,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有耐心听完。

作者小新的文章说,屠呦呦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无论是中国官媒还是政府主管部门,都宣称这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终于让一直不为西方所承认的国粹--“中医药”事业扬眉吐气,一些网友更是同样兴奋莫名。不过,按照知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的说法,屠女士的成就要说跟中药有关,还粘一点边,但非要说跟中医有关,嘿嘿,那就太不严谨了。

饶毅认为,一看青蒿素,很容易和中药入药的青蒿产生联想,但必须要澄清的一个事实是,青蒿素和青蒿是两个玩意,特别是作为中医入药的青蒿,没有任何抗疟作用,青蒿素其实是从另一种植物黄花蒿里提取的。其次,即使黄花蒿入了药,也会因为中药“熬汤煎服”的传统做法而失效,因为青蒿素在温度高于60度时就完全分解了,不可能对疟疾有任何治疗效果。

网友归元福地转载的这篇文章又说,总之,无论是用古代药方中的青蒿,还是中药“熬汤”的方法,都无法取得治疗疟疾的任何效果。眼看着就要山穷水尽了,这时候,屠呦呦诺贝尔奖得主的深厚学术造诣和功力,就充分显示出来了。那么屠呦呦做了什么事,让青蒿素成功问世的呢?按照饶毅的说法:“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本人大胆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的抗疟作用高达95%到100%,这一具有鲜明屠氏风格的独特方法,才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