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政治

香港示威报道国际传媒多采用“百万人”数字彭博CNN法新社更标题特出

示威游行人数多寡,一向是个政治敏感的指标,尤其是一些高度可信性的国际传媒机构,处理相关报道时特别谨慎。不过多家国际媒体在报道6月9日的香港示威游行时,都罕见地采用了主办机构民间人权阵线所公布的103万人的数字,将警方的估计数字置于次要,而包括彭博、CNN以及法新社等传媒,更采用“百万人”作为报道的标题。

香港民众上街抗议资料图片
香港民众上街抗议资料图片 路透社图片
广告

彭博(Bloomberg)的标题是《香港反中示威有接近1百万人参加》、法新社英文版的标题是《“百万游行”:香港大规模的反中国引渡法示威》、CNN美国有线网络新闻的标题是《主办单位称逾1百万人上街反对中国的引渡法》。纽约时报在较早前的报道,标题亦用上百万人的数字:《主办单位称有百万人上街示威》。

过去国际传媒在处理香港大规模群众事件时,都特别审慎,例如纽约时报6天前报道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的六四烛光悼念晚会时指出:“主办单位估计有18万人参加,远较去年为多,而一向估计数字偏低的警方,则说最多只有3.7万人参加。”而且纽时也承认“参加晚会的人数多寡,成为了港人发泄不满情绪的晴雨表”。

不过在报道9日的示威大游行时,一些国际传媒就算标题没有“百万人”的字眼,但亦罕见地强调主办单位估计的数字,例如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副题用上了“百万人”的数字,而在第二段的报道指出:“游行人数之多--主办单位估计超过100万之谱,即每7个人之中,就有1个香港人参加游行--反映了北京对香港管治的权威面对多年来最大的挑战...。”

华尔街日报更在标题形容这是香港人“最后的抗争”(the last fight),意思是指一旦逃犯条例修订案得到通过,居住在香港的人都活在被引渡回大陆受审的阴影下,日后无惧走出来以言行反对中国的施政,可能需要经过更审慎的考虑。

经济学人在每日简讯中的报道,亦在开头第一段中指出:“估计有100万人走上香港街头,抗议政府的引渡条例草案。这条法律本来是容许香港将一名怀疑在台湾杀死女友的男子引渡到台受审,但批评者指出政治异见者恐怕也可能被引渡到中国受审。”报道没有提到警方的数字。

英国金融时报的标题是《香港示威者塞满了大街小巷抗议引渡法》,副题是《警方说24万人参加但主办者称超过100万人出来示威》。

德国之声(DW)报道的第一段是“香港举行反对引渡中国条例的大规模游行中,警方与示威者发生冲突。主办单位称超过100万人参加示威。”报道直至第5段才提到警方估计的24万数字。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