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思想长廊

梦想与平等自由的追求者卢梭之八——有罪的父亲 伟大的教育家

发表时间:

[提要]卢梭与他的情人兼管家特丽莎同居四十年,在生命将尽时才结婚。他们共有五个孩子,却没有一个由自己抚养,全部送到了育婴堂。这是卢梭一生中最让人诟病的事。但他却在教育方面有一整套理论,被尊为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我们今天学校中实行的许多教育理念,正是卢梭提出的。他所写的《爱弥儿》一书,是人类教育史上最重要的经典。

卢梭与他的教育学巨著『爱弥儿』
卢梭与他的教育学巨著『爱弥儿』 网络照片
广告

问:卢梭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育婴堂一事,被伏尔泰到处散布,大加斥责。但卢梭却以成为一个教育家嘲笑了伏尔泰,这事儿挺有趣儿,请你给听友们介绍一下吧。

答:卢梭在《忏悔录》中不止一次讲过这件事儿。他先是不辩解,可也不自责,只是说他当时和特丽莎的实际状况,使他无法抚养孩子,于是听了别人的建议把孩子送到了育婴堂。这在十八世纪的法国是件很平常的事儿,卢梭也这样做了。但是后来他对这件事儿是深深悔罪的。在他的教育学巨著《爱弥儿》中,他讲了一大段话,可以看作是他对这件事情的反思和悔罪。我把他的话讲给听友们,让大家看看他悔罪的态度是不是真诚。他说:“一个父亲生养了孩子,他的责任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他有义务为人类生育,他还有义务为社会培养一个能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还有义务为国家培养公民。凡是有能力承担此三项责任而不履行其责的人,那就是罪人。要是他只完成部分责任,那罪过可能更大”。

问:只完成部分责任,是不是说只生不养不教育?

答:我想你的理解很可能就是卢梭本人对自己的自责。他真心认为自己生了孩子却未尽养育之责,所以他是个罪人。请看下面的话,他更是针对自己而发:“我们不能借口穷,或事务繁忙,或随大流,看大家怎么做而逃避自己亲自养育孩子的责任”。这几个借口正是卢梭在《忏悔录》中谈到自己把孩子送育婴堂的理由。他那时确实说自己穷,又没有时间,忙,而且很多人都这么做,他也从众。现在他悔罪了。听他往下接着说:“诸位读者,请你们相信我,一个人不管有什么重要的大事儿要干,但他如果不去履行这些神圣的职责,我担保他将来会为他的过错泪流不止,而且眼泪绝不能安慰他”。我想这是他出自内心感受的真话。

问:是不是他抛弃孩子这件事儿促使他更关注教育问题?

答:很有这种可能。在启蒙哲人中,他是最关注教育问题的一个,而且我们前面讲过,卢梭的著作都和他本人经历有关。你看他的生平,生下来就死了母亲,童年时父亲远走他乡,他是居无定所,学无所专,流浪、盗窃、骗吃骗喝,像个小坏蛋,可又一心向善,为人忠厚,侠肝义胆,而且苦学不辍,勤思不断,又天纵英才,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从自己身上就找出一个教育的范本,那就是遵从自然,倡导自由,激励爱心,这三点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卢梭的教育思想,完整体现在他的《爱弥儿》中,这部书既像一部小说,又像一部观察报告,还像一部教育哲学的著作。他以一位名叫爱弥儿的男孩儿为对象,从他出生一直到青年期结束,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讲,他是怎样教育爱弥儿的。书中有些细节,甚至讲到孩子哭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当时这部书在法国,在欧洲几乎成了育儿百科全书,很多妇女生下孩子就照着《爱弥儿》书中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养育孩子。在中国,《爱弥儿》的第一个中文译本,1904年就从日本转译,传到了中国,一些日本人的教育著作详细介绍了《爱弥儿》这部书,当时那些留日的中国留学生,把这些著作带到了中国,五四以后,启蒙思潮席卷思想界,卢梭的教育理念也渐渐传播开。

问:那就请你给听友们介绍一下《爱弥儿》吧。

答:当然可以,但先要请听友们原谅,因为这部书是一步巨著,译成中文上下两卷,900多页,我们没有时间一一介绍,我还是归纳一下卢梭的教育理念,让听友们有个线索,然后自己去读书。这部书非常好读,它没有什么复杂的哲学推理,抽象的理论概念,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首先,我们要知道卢梭的教育理想是什么,一句话,教育孩子成为一个自由人。在卢梭看来,就是要孩子依照自然成长,保持淳朴的天性,他的基本的道德观应该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这个自然本性就是善,而自由就是这个善的表现。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全变坏了”。他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善的,他后来的所有的恶习都是在社会中学的,社会中有奴隶,那么就会有人丧失自由,有人成为奴役他人的压迫者。社会中有不平等,那么人就会学着欺负弱小者,为自己谋取利益,为此伤害他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卢梭认为:“我们的智慧充满奴性的偏见,我们的习俗在于统治、限制和强迫,文明人生为奴隶,死为奴隶,生下来裹在襁褓里,死后尸体被钉在棺材里,而一生都被囚在机构之中”。在卢梭眼里,人真是无往不在枷锁中。怎么办?只有从孩子入手,彻底改变教育方式。卢梭提出了一些惊世骇俗的说法,比如,我们脑子里的教育,当然是要教会孩子知识,可卢梭却说,增长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品格,通过培养天然朴素、热爱自由的品格,就能使社会向善好演进。所以教育孩子热爱自由是一种道德责任,卢梭反复强调这一点,这是他一贯的想法,正像我们在前面曾经讲过的,放弃自由的人,就是放弃了做人的权利。所以卢梭反对给孩子们讲一套道德规范,让他们遵守,而是相信应该让孩子保持生来的自然本性,大人所能做的第一个教育,就是引导孩子自然地去发展天性中的善,而不是给他一堆该做什么的指示。

问:但是孩子毕竟要跟随成人成长,而成人已经不是自然人了,孩子所受的影响不就是社会的影响吗?

答:对,所以卢梭设想的教育,可以称之为消极教育,他宁愿不让大人去教给孩子如何做,他甚至说,宁愿给孩子一个封闭的环境,防止他们不自觉地接受了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当然这个消极教育被卢梭限定在从出生到12岁,也就是童年期。好,我们下次再接着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