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思想长廊

梦想与平等自由的追求者卢梭之九:教育思想的秘诀——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

[提要]卢梭论教育,千条万条,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情感教育。自然的欲望是纯动物性的,它是成长的驱动力。在社会环境下,它会转变为各种情感。在塑造人的性格上,它的作用先于理性,特别是在青春期。受教者心中充溢着何样的情感,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如果说欲望是成长的动力,情感则是引导方向的舵和帆。

位于法国Chambéry的卢梭故居卧室
位于法国Chambéry的卢梭故居卧室 © Stéphanie Labadie
广告

问:卢梭有个很著名的说法,说人的一生要诞生两次,可事实上人只能诞生一次,请你给听友们解说一下卢梭的意思吧。

答:好。卢梭所谓人诞生两次,是指人的双重属性,首先他是自然人,也就是一种高级哺乳类动物。其次他是社会人,要凭语言和同类交流,组成社会,生活成长。所以卢梭说:“我们可以说是诞生过两次,一次是为了存在,一次是为了生活。一次是为了做人,另一次是为了做一个男子”。这个第一次诞生是从无到有,你成为了一个“être”,也就是你“在”了,当然熟悉西文的听友,马上就能理解。英文中的Be, 法文中的être, 德文中的sein,都是表示某物存在了,某物“是”个东西了。所以莎翁名剧《哈姆雷特》中有这样著名的一问: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这话朱生豪先生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梁实秋先生译为“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好,这就是卢梭所说的第一次诞生,称为存在。那么这第二次诞生呢,是指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所以不再是个存在问题,而是一个生活问题。不是être, 而是vivre。由于卢梭的教育对象爱弥儿是个男孩儿,所以卢梭又说做一个男人,这样第二次诞生的含义就更丰富广泛了。

问:卢梭的这个两分法,其实还是在宣扬他的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在自然教育之上的。

答:没错,卢梭教育爱弥儿,是从出生到成年,所以从自然状态上,他也是必然要由一个单纯动物性的存在变成社会的存在。但这个变化首先是自然的变化,因为卢梭很清楚:“男子是不会始终停留在儿童状态的,他到了大自然所规定的时候,就要脱离这种状况”。卢梭描绘了男孩生理上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情感上的变化 “他会激动,忧伤,无故流泪,如果一个女人把手放在他的手上,就使他颤栗。如果他一靠近她,就感到了惶恐或羞怯”,这时卢梭警告说 “别再放松你的舵柄,否则一切都完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情感的闸门打开了,要引导受教育者培育出高尚的情感,但是这绝不是要压制自然的欲念,这点极为重要。卢梭说:“我们的欲念是我们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因此要想消灭它的话,实在是一件既徒劳又可笑的行为,这等于是要控制自然,要更改上帝的作品”。但是,这个自然的欲念又怎样才能转化为正当高尚的社会情感呢?卢梭提出,自爱是情感教育的开端。他说:“所有欲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产生而且终生不离的根本欲念是自爱”。他接着说:“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要爱自己,从这种情感中,将直接产生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也同时爱保护我们生存的人”。好了,请注意,自爱自然会转向他爱,一个人自然地会去爱他的亲人,朋友,因为亲人,朋友,会为我们的生存带来意义和益处。别以为卢梭从自爱出发的他爱是自私,完全不是。卢梭认为,我们喜欢什么就想得到什么,所以我们去爱也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因为爱是相互的。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可爱之人,一个能向别人提供爱的人,从而自爱转化为博爱。博爱就是以自爱之心爱人,请问听友诸君,还有哪一种爱比这种爱他人更牢固更实在。所以卢梭接着就分析,为什么以自爱之心爱人才是正当情感。因为自爱之心是只以自己为尺度来衡量幸福与快乐。在情人,亲人和朋友中,他获得友谊,爱情,关爱,这让他感到内心的充实,他是一个饱满的人,而不是一个孤独的厌世者。他从自己的劳作中获取生活的必需,能舒适而宁静地生活,而避免追求奢华引起的争斗与算计。所以卢梭几次强调,千万不要把孩子带到奢华场所,让孩子看到那些不是生活所必需的挥霍与豪华。自爱只需要温情和友谊,不需要旁人的阿谀吹捧。

问:这种状况正是卢梭的田园理想,所以朗松专门谈卢梭思想的一贯性是很有说服力的。

答:对的。他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和他的情感教育相关,比如他分析完自爱,就分析自恋、自私。他认为社会不平等会产生贫富差别、地位差别,而正常情感不该把不平等当作一个标准,自己也要往上爬,追名逐利,他把这一套称为自恋自私,有时他也称之为自尊的虚荣。在卢梭看来,自恋自私是脱离了自爱,追求他人承认的恶习。这种自恋自私完全以外界尺度衡量自己,这种自恋自私的人,他的价值不在自爱,而在他人的注视。卢梭说:“愚蠢的人在它的驾驭之下,完全按照别人的见解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问:看来卢梭是在说,这种自私自恋之心,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应求的快乐。

答:完全正确。卢梭很仔细地分析了各种不正当的情感,比如妒忌、攀比、嫌人穷恨人富,这些类似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小人之心,带给自己的不是快乐,不是明亮怡然的心态,而是阴暗,刻毒,龌龊的心态,这当然不会是一种幸福。在卢梭看来,爱他人不是因为我们看到别人快乐而爱别人,而是因为我们能感受到他人的苦难,共同的苦难把人通过共同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卢梭甚至认为怜悯是自然秩序第一个触动人心的情感。这种因怜悯心而生的博爱之心,被卢梭认为是最要教孩子学会的情感。他把它归纳为三大原理,第一原理:人在心中设身处地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们更可同情的人。所以卢梭告诫说:“为了使一个青年人心存博爱,就绝不能使他去羡慕别人红得发紫的命运,应该向他指出这种命运的阴暗之处,使他害怕”。第二原理:在人的痛苦中,我们所同情的只是我们认为我们也难免要遭遇的那些痛苦。卢梭提醒人们,不要让你的学生因他的荣华而蔑视不幸的人的痛苦和劳碌,要让他明白,这些可怜人的命运也可能就是他的命运。他们的种种痛苦,说不定他马上就会遇到“。第三原理:我们对他们痛苦的同情程度,不决定于痛苦的数量,而决定于我们体会他人痛苦的能力。

问:卢梭的这三条原理有些不合常理,为什么说,自己未曾遭受过的痛苦也会激起同情心呢?

答:你问得好,我也有过同样的疑问,因为如果我们没有遭受过一种痛苦,我们怎么会认为这是一种痛苦需要同情呢?后来,我读罗马史,读到波利比乌斯笔下记载的一件事儿,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我们体会未曾遭遇过的痛苦,实际上是通过人类共同情感所激发出的想象力,使我们能够去同情那些我们想象中会遭遇的痛苦。波利比乌斯记载的是罗马与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战争时,罗马统帅小西庇阿接到毁灭迦太基城的命令,结果迦太基这座地中海上最大的城市被夷为废墟,五万多迦太基人被卖为奴。但是得胜的罗马统帅小西庇阿面对被他征服的城市,全无胜利的喜悦,他久久凝视已成为废墟的迦太基城,随口吟诵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句子:“到头来,特洛伊也会随国王普里阿莫斯和麾下士兵共赴黄泉吧?!”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问他何出此言,小西庇阿说:“我们刚刚消灭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帝国,迎来了伟大的一刻,但现在我心中并无喜悦,却充满悲伤与怜悯,我担心我们罗马也会在某一刻遭遇同一命运”。小西庇阿这位伟大的罗马统帅,就有卢梭所说的那种体会他人痛苦的怜悯心,而这种怜悯正是出自自爱,出自他对罗马的热爱。卢梭说得漂亮:“由于想象力可以把痛苦延及将来,才使我们真正有所同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