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文艺欣赏

蓬皮杜中心展现安塞尔姆•基弗的废墟美学

发表时间:

被誉为“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个人大型回顾展,正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盛大进行中,直到4月18日为止。

法国蓬皮杜中心推出安塞尔姆•基弗大型回顾展海报
法国蓬皮杜中心推出安塞尔姆•基弗大型回顾展海报
广告

蓬皮杜艺术中心以150件作品全面回顾了基弗从1960年代到目前为止的创作,并首度从私人藏家及其他公共馆藏中集结了60多幅鲜为人知的作品。据悉展出的作品不仅有绘画,还有其大型装置作品。展场中我们看到艺术家偏好的焦土、灰烬与铅弹。安塞尔姆•基弗一如既往地用其废墟美学对战后个体投去悲悯的目光。

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悉心策划下,安塞尔姆•基弗回顾展由一座纪念性装置作品拉开帷幕。这座由金属板和铅制成的庞大的物体被安排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接待大厅,以“数据库”的形式展示基弗的摄影作品,也为观者提供了展览索引的功能。安塞尔姆•基弗本人说道:“这些数以千计的照片贯穿了我的生命。这是一次关于我一生的展览。”

本次回顾展的参观路径也不按创作时序传统来走,而是以基弗不同的创作主题串联出其整个艺术生涯。如此一来《复活》与《玛格丽特》等重要作品,就被视为转折点分别列在重要位置。另外,基弗还受委托创作了40个根据炼金术与犹太哲学体系卡巴拉理念所设计的玻璃柜,这也是展览最大的亮点。

介绍完展览,再来看看艺评。安塞尔姆•基弗1945年3月8日出生于德国多瑙埃兴根,后来,艺评家也皆注意到他出生于德国战败的那一年,加上基弗和他的同代人都成长于被分裂的德国,所以他们想做的是:不是面对过去,而是忘记战争。因此,1969年至1993年之间,基弗的创作思考课题主要在于:为什么德国人会进入战争?他们的民族特性何在?

诚如评论所说,纳粹主义的失败使得战后的德国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树民族的信心和历史的图像,因此,像是圣经、北欧神话、瓦格纳的音乐和对纳粹的讽刺等主题,就会经常出现在安塞姆•基弗的作品里面。他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恐怖及德国的历史、文化和神话,并且希望为德国理想主义疗伤,助其复兴。

安塞尔姆•基弗曾师从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故而在创作素材方面,基弗喜欢使用稻草、灰土、虫胶、石头、模型、照片、版画、沙子以及铅铁等金属元素。

另外,著名犹太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的诗歌对安塞尔姆•基弗作品主题的表现影响甚巨,基弗通常也会以策兰的诗歌为作品命名或是作为展览主题。

无论安塞尔姆•基弗的艺术采取何种形式:像是绘画、摄影、综合材料、装置还是雕塑,都渗透着对历史及文化的反省和思考。他的作品充满张力,震撼人心。但当中沉重或晦涩的主题,也常给观者一股历史重量感甚至压迫的感受。

尽管如此,基弗得到了像西蒙•谢Simon Schama这样的艺术评论家的认可,他也是自1953年乔治 •布拉克之后第一个作品永久在卢浮宫展示的艺术家。还有一位艺评家曾经写道:在这些年中,基弗融化了一个德国文化的冰冻咒语。如果要说在当代艺术家中谁对二十世纪末的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意义,安塞尔姆•基弗约莫就是那位当之无愧的人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