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思想长廊

秩序与进步:孔德的实证主义之二--孔德其人

发表时间:

[提要]孔德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思想家,有思想史研究者认为,他是一位转折性的思想家,自他的实证主义问世,哲学进入了现代。他是一位创造力极强的思想家,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些术语,比如实证、科学方式、秩序、人道等等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具有了特殊意义,社会学这个概念就是他提出的,所以他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法国思想家孔德
法国思想家孔德 wikipedia
广告

问:说起实证主义,我们还多少有点熟悉,从前在大陆,它被当作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批判过,但对孔德这个人,听友们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

答:你的这个感觉是对的。在丹尼斯·于斯曼主编的《法国哲学史》中,19世纪这一段的撰写者让·勒弗朗就说:“这位把实证的、实证主义、生物学、社会学等词汇引入我们惯用语的哲学家,自然不容忽视。他的作品体系之强大,视野之广阔,细节之丰富,堪于黑格尔的作品相媲美。然而其作品却并不为人所知,很少再版,通常被缩减为科学哲学的几句格言,就连这个人本身也被有意丑化了”。所以我来试着给听友们介绍一下孔德。先说孔德这个人,他是1798年,也就是法国革命的高潮已过,法国正处于彷徨不知方向时,出生在法国南方的蒙彼利埃,他父亲是一位中级官吏。孔德从小就智力过人,不到16岁就考入巴黎综合理工学校,这所学校是1794年为了弥补法国大革命后管理人员的奇缺而创立的,当时的宗旨就是要选拔尖儿的人入校,拿破仑对这所学校格外喜爱,他掌权后下令把这所学校转为军队体制,还给了校训“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直到现在,这所学校仍属国防部管辖。孔德以天才少年的资格考入该校,在当年的全国统考中他名列第四,而且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法国的政治动荡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行,拿破仑退位后,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他们害怕学生的自由思想,竟然下令关闭了这所学校,孔德只好回到蒙彼利埃。但是他没有荒度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苦学医学、生物学,这为他后来的哲学思考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生物学也有重要的位置。

问:上次你说孔德1817年就给圣西门当秘书,那时孔德很年轻啊?

答:是的,才19岁。可是看他帮圣西门干的事儿,却实在不少。他帮助圣西门编辑发行了《工业》《政治家》《组织者》《工业制度》《企业家入门》等刊物和书籍。圣西门只给他发过三个月的薪水,可他干活却整整七年,这期间他自己满巴黎跑着做家教糊口,孔德一生麻烦不断,所以他说:“我的人生本质上是一部长篇小说”。我想他的第一个麻烦,而且是闹得他一辈子不得安宁的麻烦,是他一时冲动,娶了一位在王宫宫殿游廊里卖淫的风尘女子,卡罗琳·马珊。我想这很可能是出自一时的同情心,但这女子却成了他一辈子的累赘和痛苦的根源。她不但经常红杏出墙,还逼孔德去设法挣钱,让孔德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这种家庭压力,让孔德数次出现精神危机,被送到精神科大夫那里去治病。他甚至有一次不堪痛苦,企图自杀,幸亏没有成功。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能够完成6大卷的《实证哲学教程》。他后来公开讲授他的实证哲学,并且在三区的市政府向劳工、手工业者和市民免费讲授天文学。有一位细木工匠法比安·马尼安纪录了孔德讲课的情况,他说:“孔德清楚地了解天文学是最佳的方法,可以在善于抽象思维的人士中,识别那些能够确实处理社会学与伦理学难题的人,还可以从其中分辨出那些相当的谦逊,也相当坚定的人。他们强制自己,只承认已被准确认识的事物”。听友们可以注意这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实证主义的一个原则,它的意思就是,“只有能够被证实的东西,才对人类有益”。这位工匠还记录说:“奥古斯特·孔德扼要归纳他所从事的整个工作,他在快速的即兴讲话中,给我们展示了整个实证主义,他的全部效果及其所有行动方式。就我们来说,描述当时情况的话,就是‘有这么一个人,有这么一个纲领,我们得救了’”。这是带有宗教崇拜意味的信服。后来孔德成立了孔德协会,这个协会组织很严密,很有宗教团体的味道。我刚来法国时,曾在一个聚会上,碰到过当时的孔德协会主席,一个精明强干的中年人。通过他我才知道,孔德协会不但依然存在,而且还发展壮大。孔德本人在他起草的创会宣言中说:“本会的总目标是,推动确立由实证主义所代表的新的精神权威,因为只有实证主义,通过当前人类精英所倾向的最终体系的直接作用,才能完成革命”。

问:这话听起来似乎不像个学术团体,倒像个政治团体。

答:没错,孔德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改变现存政治体制的团体。他相信,因为实证主义的提出,“从中我看到现代健康政治的基本原则”。而且他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招揽信徒,扩大影响,而是严格限定入会者在思想上必须与他一致。他说:“那些真正想参加新协会,而又尚未研究过本人长篇论著的人,起码也应该完全采纳《论实证精神》。我于四年前出版该书,为的是扼要说明实证主义的特点。谁不完全同意本小书的5个基本结论,那就不必参加本协会”。可见孔德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心态,合则留,不合则去的原则来创建他的团体。这种团体至多成为宣传他的学说的基地,而根本不可能对现实政治发生作用。这可以用清末黄仲则的一句诗来概括,“百无一用是书生”。不过孔德本人的自信还是相当坚固的,他坚信自己找到了解决人类社会之谜的钥匙。1844年孔德遇到了一位红颜知己,克罗蒂尔·德沃。这位女子非常懂孔德,她用她的知识和智慧,启发孔德思想转向人民大众,以至孔德要创立人道教来补充基督教。孔德和德沃夫人倒是心心相印,但德沃夫人坚持两个人的感情只能是柏拉图式的,而且德沃夫人身染重病,不久就去世了。孔德眼见他心爱的人撒手人寰,万念惧灰,幸而有他的门徒,筹集了一笔实证主义基金,让孔德能维持生活。孔德于1857年去世,他的学说和协会却未与他一同消失,仍在发挥影响。孔德也该满意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