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北京继续酝酿对台大选的反应

发表时间:

法国私立学校使用公共资金补贴,但控制机制功能失调助长了滥用行为,一些机构对补贴的用途存有严重的不透明性引发广泛质疑;以哈冲突已超过百日,以色列的攻势导致200万加沙人几乎全部逃离家园。面对暴力升级、食品匮乏、卫生设施严重不足。。。民众对10月7日“以前的生活”无比向往;美国总统拜登在以色列对抗哈马斯的战争中,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外交支持,令其在国际上和国内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微妙,这种无条件、无回报的支持令拜登付出高昂的政治成本;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繁荣,特斯拉(Tesla)和中国名爵(MG Motor)发展最快;俄乌战争仍在继续,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军火方面的力量对比为二比一。面对严重的武器匮乏局面,乌克兰发出求助呼吁,要求国际社会予以武器援助;这是1月19日出版的法国各报突出关注的国内和国际新闻焦点。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广告

关于中国,《费加罗报》继续以台湾大选为话题,对北京的反应作出解读。

台湾大选结束后,北京的反应始终引发各方关注。《费加罗报》分析指出:北京没有立即采用武力威胁的手段,而将希望寄托于利用台湾民主分歧来削弱当选总统。

台湾1950万选民不顾中国的警告,选择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出任总统,令习近平决心“统一”台湾的战略遇挫。北京难以掩饰对其眼中的“危险分裂主义分子”赖清德当选的愤怒。

报道认为:台湾大选的话题在中国互联网上受到严格控制,凸显了北京政府对相关话题的敏感。任何涉及华人世界民主活动的话题都会受到审查。中国甚至对国际社会祝贺台湾大选结果的举措也十分恼怒。尽管如此,至目前为止北京表现较为克制,没有采取军事威吓手段,希望能够利用本次选举暴露出的内部分歧,继续使用逐渐扼杀台湾的战略。

民进党在本次大选中虽然夺得总统宝座,却未能在立法院取得多数席位,为日后的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北京甚至以赖清德仅获得40%的选票,比其前任蔡英文在2020年的大选中少了十七个百分点为由,质疑新总统的合法性。对此,法国蒙田研究所专家杜懋之(Mathieu Duchâtel)认为:北京的目的是利用内部分歧来损毁赖清德的形象,导致他在2028年的选举中失败,最终抹黑台湾民主。

《费加罗报》分析指出:北京使用的战略是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来束缚新总统的手脚,利用军事威胁和商业胁迫的手段继续使用了多年的“心理战”。北京已经发出威胁,要暂停2010年达成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的优惠关税,同时加大军事压力。在投票前夕一度出现相对平静后,1月17日,台湾周边又侦测到24架解放军军机,其中11架进入了防空识别区。

台湾新总统正式就职之前,北京与华盛顿都在观望,将于二月开始运作的台湾立法院将成为第一次测试。北京希望由于第三党派出现而加剧的分歧导致不平衡局面的出现。另外,赖清德的就职演讲备受关注,他针对台湾地位的立场尤为重要。他在竞选期间,追随蔡英文的主张,强调要维持两岸的“现状”和“稳定”,缓和了过去一贯秉持的台独理念。赖清德就职演讲中的每一个词句都将得到缜密解读,各方最终将对他究竟会否跨越台独的“红线”作出评判。预计直至美国大选,各方都将保持一定的谨慎和节制。

自拜登和习近平去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峰会后,在中美经济复苏脆弱的背景下,两国关系出现缓解。但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则将为海峡脆弱的局势增添一个美国变数。

总之,未来数月,中美台之间将展开一场谨慎的三角外交。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