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广场

张亚中:撞船之后北京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新景观

发表时间:

钓鱼岛撞船事件可能会写入亚太地区的历史。这一事件的奇诡之处在于,事件本身很小,但发展态势步步走高。及至日本迫于中方压力放人后,许多观察家本以为撞船风波将逐渐平息。但情况似乎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中日双方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指控竞赛。放大来看,钓鱼岛引发的问题似乎就是整个南中国海,甚至亚太安全某种隐忧的折射。那么,中日关系是否从此遭到持久地破坏?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美国的关系是否正在发生逆转?亚太安全的前景如何?就此,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亚太问题专家张亚中为我们做了解读。

广告

零和博弈

张亚中认为,这样一个有关主权和领土的纷争,很容易掉进一个所谓的零和博弈。换句话说,如果箭已经拉弓以后,其实很难再回转。从这一事件大体可以看得出来,日本方面可能当时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渔船船长要扣押十天以后才能释放。可是北京的愤怒步步升级,而且层级越拉越高,包括温家宝的谈话。日本又被迫陷入要不要接这个球的问题。张亚中表示,整个外交政策的产出 除了政治观念以外,民意在里面扮演着非常多的角色。这几年来在北京的外交决策上,其实民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力,这使得温家宝在这一事件上不敢有任何的轻忽。换句话说,民意不断要求政治家采取一个激烈的做法,其实日本方面也有同样的问题。民意也不希望政府退让。在两个民意这种不断的支撑之下,每个政府官员的回旋空间就越来越小,大概越强硬,回旋的余地就越来越少。让我们觉得这件事情看起来好像它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一个终点。当陷入主权跟领土争执的时候,如果说大家都没有智慧,或者都没有耐性,或者缺乏很宽厚,很开放的一个心境来谈的话,只要任何一方拉高到所谓决战的观点的时候,问题其实就很难解决。观察家在看这个问题时都是忧心忡忡。因为看起来这件事情好像没完没了,因为每个政治人物在这个问题上能够回旋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民意的驱使使双方很少有回旋的余地

张亚中认为中国大陆现在虽然是共产党专政,但它毕竟透过现在网络的发达,以及所谓的这种民意,社会上的声音其实越来越强了。而日本一方,菅直人政权刚刚上台,他当时处理撞船事件时正碰上了党内选举,讲话是非常地强硬,做法非常地强硬。换言之,你可以感觉出来,整个这个局势只要有一方它出了问题,大家马上就很难收拾了。另外,中日之间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大家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不同,对钓鱼岛的争执也存在了好久,这就是一些所谓的地缘问题,或者是一些可能被引发的炸弹,这些问题其实随时都可以浮上舞台。

张亚中认为,历史的发展往往不是人们所能所规划的。往往历史的冲突,它的偶发因素很多。本来中日海上争议就难以解决,这时候又有美国的加入。包括希拉里支持把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范围的谈话,等于给日本政府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对大陆来讲等于打了一巴掌,在这个时候,大陆的政府就更不可以退让。

美国挑动中国大陆不断地发怒

在美国越来越明显强化与东盟关系,强调南中国海的安全的时候,中日钓鱼岛之争,以及中国在整个南中国海的立场,对中日关系的走向,以及对中国与东盟,与美国的关系会产生多大影响呢?张亚中认为美国在这些问题上的角色非常重要。他认为,“美国从伊拉克撤兵后,把重点又改在中国大陆。在南中国的问题上,美国对东盟国家南海的诉求表示某种支持的立场。然后美国又跟韩国在东海举行军事演习,这次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也是完全一致的。对台湾的不断的军售,包括马政府发表的所谓的亲美友日和中,对美国是“亲”,对中国是“和”,谁先谁后,谁轻谁重,非常清楚。

张亚中认为美国其实是两种策略,一方面它需要跟中国大陆采取经济方面的交往政策,但另一方面继续延续它的所谓围堵的政策。包括与日本、韩国、东盟、甚至包括与台湾,共同形成一个围堵链。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假如北京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的话,更要小心一点。民意被煽动起来的时候,政府都控制不住。我觉得北京在这方面还是要韬光养晦,还是要稍微冷一下”。比如在黄海美韩联合军演,包括中国军方的发言,整个是对着美国,逼着美国航空母舰进来。北京要出头,跟美国在亚太地区争夺,现在有没有这个能力?

张亚中认为你可以看出美国它在不断地挑动,让中国大陆不断地有一个发怒的机会,张亚中表示:“我只要提醒北京当局,你不要跳进美国布下来的陷阱”。不要掉进美国那种让你激怒的陷阱,或者说它等着你来犯错的陷阱。让你的人民的情绪被整个挑动起来,让你的政府也不见得压得住。这些对北京政府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最容易发生冲突的时候是一个既有的强权面对即将崛起的强权挑战的时候

美国总统奥巴马刚上台时其实对中国表现出相当开放和宽容的姿态,包括国务卿希拉里甚至暗示为了同中国进行建设性对话可以淡化人权的态度。但是,中国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以来的一系列强硬的举动,使得美国的政策逐渐转向了。是不是中国日益强硬的姿态使得美国意识到要重新调整对中国的战略呢?对此,张亚中认为,美国的亚太战略,以前我们认为小布是新保守主义,单边主义;认为奥巴马是比较强调多边的。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美国基本上是把整个亚太地区当作它的重大利益。几乎从二战结束以来的每一届美国总统,都把太平洋当内海。也就是说,美国基本上寻求在亚太地区的主导角色。美国不喜欢别人挑战。北京当然希望随着政治经济的慢慢成长,可以跟美国共同来管理亚太安全。可是从现在看起来,美国并不愿意失去它的这个主导地位。政治学上讲,美国是一个既定的强权,中国大陆在亚太地区是一个即将崛起的强权,往往冲突最容易发生的时候,就在一个既有的强权面对一个崛起的强权挑战的时候。问题的复杂在于,美国国内有它的民意,美国民意希望奥巴马不要对中国大陆过分让步,或者所谓过分地友好。因此,中国面对美国以及东亚国家时,需要更有智慧。

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两难角色

张亚中认为台湾有好几种不同的民意。主要的一个是民进党的,一个是国民党的。假如中国跟日本吵翻,民进党当然是乐观其成,因为民进党基本上是以台独建国作为它的最高政治目标。而国民党一方,在这个问题上则处于一种矛盾。一方面国民党认为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华民国,可是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国民党不愿在这个事情上多表态,因为它支持北京,民进党就会说你亲中,如果支持日本,北京也会不高兴。因此,国民党的态度基本上很矛盾。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