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欧盟欲阻挡中国收购敏感工业

发表时间:

今天法国各报开篇各有不同:经济报纸《回声报》头版是,欧盟要阻挡中国收购欧洲敏感企业,打算设置审查机构进行安全评估;《世界报》报道北京当局试图阻挡物价飞涨的步伐;《费加罗报》头版则是冰雪融化使塞纳河溢出河床、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带来挑战。《解放报》重点是谴责俄国法庭重新判霍多尔科夫斯基有罪。

广告

欧盟欲阻挡中国收购敏感工业

法国《回声报》说,中国将手伸向欧洲敏感工业引发欧盟不安,布鲁塞尔要采取措施,阻挡中国收购敏感企业。欧盟工业专员塔亚尼表示,越来越有钱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收购欧洲敏感技术领域的背后,是中国当局的政治战略。对此,欧洲也应该以政治手段回应。塔亚尼建议欧盟设立类似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机构,对重要工业领域的外国投资进行审查和限制。

最近引发欧盟注意的事件包括:中国天津鑫茂集团试图收购全球第三大电缆巨头德拉卡(Draka)、中国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中远集团获得希腊比雷埃夫斯港35年特许经营权等等。这篇报道还说,中国拥有两万六千多亿美元外汇存底,其打击力令人担心。

欧洲强调对等

《回声报》还就此发表社论指出,布鲁塞尔正在为欧盟和最大供货商中国的关系制定一条路线。这条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词,那就是“对等”。首先欧盟要求货币对等,呼吁北京让人民币像其他货币一样随市场浮动;在国营单位采购和建设招标方面,欧盟也要求对等,认为如果中国市场不向欧洲企业开放,那么欧洲也不因该向中国企业开放。在投资方面,欧盟还是强调对等,表示也会像北京那样,以“战略安全”为由,阻断中国企业在欧洲某些领域的投资和收购。

《回声报》的社论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投资者在欧洲收购的企业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二流企业,如Choco BN饼干集团,沃尔沃汽车公司等等。但预计中国资本将对欧洲发起更强大的收购攻势。北京厌倦了购买美国国债,正在转向欧洲股票市场。况且欧洲没有像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那样的机构进行审查和限制,市场比美国开放。而中国巨大的外汇存底可以将巴黎股市的所有挂牌企业一锅端。面对如此威胁,欧洲必须有所准备。

《回声报》社论赞成欧盟工业专员塔亚尼的建议,认为欧洲必须建立一套牢固的规定,确保欧洲市场既不会过分天真,又不会陷入保护主义。

北京试图平息民众对涨价的恐慌

今天法国《世界报》驻北京记者佩德罗莱蒂的报道说,北京当局试图安抚人们对通胀的恐慌。温家宝做为中国政府的“急诊医生”,经常跑到偏远地区救灾。这一次他的救灾任务是安抚民众对物价灾难的恐慌。

虽然中国物价指数显示11月份物价上涨了5.1%,但实际上,今年以来,一些食品价格的涨幅超过了50%。与此同时,中国富人“盛况空前”的炫耀摆阔,也加深了人们对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厌恶。

中国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涨,在10月份加息后,上周五又宣布加息。不过这次加息之后,存款利率比起通胀率来,仍然是负利率。一位姓杨的金融专家表示,这些加息举措,仅仅是对普通民众的一种心理安慰,为的是保障社会稳定。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国央行已经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政府还出台一系列降温房地产热、平抑大宗商品投机炒作的措施。但让然难以平抑物价上涨的步伐。

温家宝是在中国央行宣布加息的第二天,到国家广播电台回答听众提问的。温家宝承认通货膨胀给中、低收入家庭带来困难,并表示政府有信心稳住物价。但是,温家宝有关“通胀的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的说法,从侧面体现出中国公众对通货膨胀的极度紧张不安。

网民议论上涨的源头

最近10多天来,中国网民热烈议论的话题之一是通货膨涨的原因。网上流传一个说法是,最近五年中国央行的钞票工厂大批招工印钞票。

对于房价飙升,有人计算,如果一名普通农民想在北京买房,需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开始工作攒钱;如果一名普通工人想买北京住房,则需要从19世纪开始工作,而且周末不能休息。

世界报说,中国当局的货币紧缩政策对银行业信贷及投资活动影响不大,中国政府出台了其他措施试图加以调控。对于调高利率,市场也预先有所准备。但2008年和2009年中国当局要求银行放松银根,大举放贷的举措,对于银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被认为是一颗定时炸弹。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