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死刑错案引发对中国司法的质疑

发表时间:

中国内蒙呼格吉勒图冤案引发法国媒体的关注 ,《费加罗》报国际版刊载该报住北京特约记者帕特里克 圣保罗的文章,题为“死刑错案引发对中国司法的质疑”。十八岁的内蒙古青年呼格吉勒图在1996年因故意杀人、流氓罪被执行枪决,18年后,法院作出再审判决,宣布被告无罪。呼格吉勒的冤屈虽然终获昭雪,但他年轻生命再不能挽回。

广告

《费加罗报》的文章开篇就说,类似的司法错判通常在美国都会自然引发起对废除死刑的讨论,而几周前呼格吉勒图案的沉冤昭雪在中国激起的是对司法独立的争论。虽然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宣传并推行改善司法制度的改革,但多名法律学者都指出,在不改变目前党指挥司法的状况之前,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

案件发生在1996年4月9日,一名女子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一个公共厕所内被发现被人奸杀,报案人呼格吉勒图被公安机关认定为犯罪嫌疑人,当年5月,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死刑,6月10日即被¬执行死刑,年仅18岁。

报道说,中国的司法错判时有发生,包括死刑的错判,但法院极少复审已经判决的案子。报道说,在呼格吉勒图父母坚持长达将近20年的鸣冤申诉之后,才等来复审 “供词与尸体检验结果不符”的认定结果。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向他们道歉并送上3万元赔偿金,这一金额遭到网民的讥讽。

中国将呼格吉勒图案的昭雪归于当局正在推行的司法改革,这一旨在推动更加公正司法的改革,内容尤其包括控制死刑判决。报道提到中国年死刑案55件,由于难以避免错判,死刑判决越来越受到质疑。但另一方面,死刑在中国仍然存在民意支持,废除死刑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此外,限制地方权力对司法的干预、控制执法腐败也是当局推动司法改革的目的之一。

但学者对此存有不同的意见。北京理工大学法学教授徐昕说,如果改革没有涉及到司法独立性等的深层问题,无辜者遭受无妄之灾的情况仍然不可避免。中国著名的法律学者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认为,目前,中国的司法改革没有触及到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司法独立缺乏、政府干预、警察权力过度、刑讯逼供及司法过程不透明等。

报道同时也提到了另一起被执行死刑的错案--聂树斌案。21岁的聂树斌被控奸杀一名妇女1994年被判死刑,2005年因案件真凶自供才洗涮了他的罪名。专家分析说,呼格吉勒图和聂树斌两案之所以引发中国媒体和政府关注,是由于他们两人在风华正茂的年龄时被错判执行死刑,而其他大多数的冤假错案往往得不到复查。

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CCTV在报道呼格吉勒图案时说,该案修正再次证明了政府“依法治国”的决心,而对于哈尔滨大学的历史教授林奇来说,呼格吉勒图和聂树斌两案最终得以重审,完全是来自于官方高层的授意而不是遵循司法程序,所以谈不上有“进步”。他说,没有司法独立,就还会有其他的悲剧发生。

圣诞节刚刚过去,周五面试的部分报纸仍然围绕圣诞主题,费加罗报道教皇方济各在圣诞日所做的传统祈福文告,谴责恐怖伊斯兰国武装对基督徒的迫害,天主教的《十字架报》侧重教皇文告中呼吁对儿童所受暴力的关注,报纸头版标题就是“泪水中温情的圣诞”。此外,经济性报纸《回声报》报道圣诞后,法国人的礼物转卖市场。报道援引TNS所做的一项民调说,2013年有超过27%的法国人不喜欢他们所收到的圣诞礼物,估算价值可达5亿8400万欧元,2014年有13%的法国人有意将礼物转卖,从而形成一个价值可观的交易市场,在受到青睐的网上交易平台中,Leboncoin和eBay是成交最旺的两大转售网站。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