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北京话题

中国推崇新加坡模式 不如学习台湾的宪政民主体制

发表时间:

近来,网上流传李光耀生前的一句话:“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儒家文化”。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这里说起。虽然这句话难于查证其出处及真实性,但有人仍坚持认为,新加坡的成功与儒家文化关系极大,并宣称新加坡是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威权主义国家”。此外,很多国家都对新加坡的成就感兴趣,想总结其成功经验,学习其成功做法,中国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积极。

北京话题
北京话题
广告

作者廖保平的文章说,我们不但热衷于研究新加坡的成功之道,还不断派出公务员到新加坡去接受培训,大有将新加坡模式移植过来的势头。一些学者则拼命论证,所谓“儒家文化”是新加坡成功的关键。人们不禁要问的是,倘若真是儒家文化造就了新加坡的辉煌,我们还需要向新加坡学习什么呢?我们就是儒家文化的大本营、发源地,老根子还在我们这里,又何须以他山之石攻玉呢?这在逻辑上不是十分荒谬吗? 与此相反,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新加坡就曾禁止它的学校教授华语,学校教学的媒介是英语,华文只能沦为语文课程,华人圈子里也是以讲英语为上流社会的标志,儒家文化在新加坡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与此同时,新加坡华人尤其是那些掌握政经大权的精英阶级,都是接受的西方教育,更以基督教徒为主,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才是新加坡最内核的东西。 因此,虽然“它的国民是黄种人,但是,它的思维却是英联邦的。它号称有华人血统,实际上,他们却是黄皮肤的英国人后裔”。况且,并不是说只要是华人,就一定会奉行儒家文化,成功了,就说儒家文化功莫大焉。比如说朝鲜和韩国,同文同种,同一种服饰、文化、语言和生活习俗,但发展结果却截然不同,我们能够说,韩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奉行了朝鲜文化吗? 韩国的成功,主要还是因为两条:一,政治体制上,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宪政之路;二,经济体制上,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之路。这两条也可以套用到新加坡身上。新加坡的成功,与儒家文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将新加坡的成功牵强附会为儒家文化之功,不过只是大陆某些人的意淫罢了。李光耀被中国官方所赏识,主要还是他所鼓吹的亚洲价值观,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推崇,而且常常为中国大陆的发展和特色帮腔辩护。 作者杨恒均的文章说,给大家造成这一印象,主要就是我们的媒体,一向喜欢引用能够为我所用的言论,特别是这言论出自于外国政要之口,就更是身价百倍了。以致于我们一听到人家,为所谓的亚洲价值观和特殊性辩护,就喜不自禁,竟然忘记了进一步追问,他所指的亚洲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体现在新加坡什么地方?新加坡又是如何用“儒家文化”来治国的? 其实,无论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上来说,新加坡都是迄今为止最西化的亚洲国家之一,从新加坡独立到现在,它始终是东南亚与美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这个小国的所有海空军基地美国都可以使用(也是美军在亚洲的重要桥头堡,从这里可以牵制整个东南亚)。早期作为新加坡领导人的李光耀,不但坚决反对中国大陆政府和共产党,而且也是亚洲最“反共”的国家之一。这一情况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有所改善。 作者圣贤之源的文章说,李光耀去世之后,中国官方刻意赞美其在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并将其解说为“并不需要照般西方的价值观,也能把国家管理好”的成功典范 。却全然不顾李光耀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过,“我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成功地阻止了共产主义,在马来亚和新加坡夺取政权!否则,现在的新加坡,就会是像越南、朝鲜和柬埔寨那样贫穷!而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繁荣”。 如此不顾颜面地去攀附新加坡,到底能说明什么问题?新加坡的成功,或许只是暂时的成功,新加坡迟早有一天,还是要像台湾那样走向政党轮替的。因此,如果以短暂的成功,去赞美李光耀及其领导的新加坡模式,就如同二战开始时,纳粹德国模式同样也曾被一些弱小国家竞相效仿学习那样,它终有一天会被世人所嘲讽。以儒家文明的东方国家来说,如果真要效仿的话,台湾、日本和韩国都是很好的学习榜样。 它们的自由度高于新加坡、宪政体制优于新加坡、民众的幸福指数也优于新加坡,有如此之好的学习对像,不去援引,却偏偏要舍近求远,去赞美鼓吹新加坡,这难道不是别有用心吗?难道不是因为专权体制相近似,而臭味相投吗?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