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明镜书刊

美国手握两大杀手锏,剑指北京人权问题

发表时间:

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双方的对峙状态从贸易领域延伸至军事,甚至是人权领域。在《明镜编辑部》第290期的节目内容当中,对华援助协会创始人傅希秋牧师,以他日前参加国际宗教自由部长级会议的观察,做出特朗普将三面出击中国的论述。今天的《明镜书刊》节目,我们请来明镜电视编辑刘欣女士,给大家详细介绍这场讨论。该节目完整文字稿收录在最新出版的第100期《外参》杂志中。 

《明镜编辑部》第290期节目
《明镜编辑部》第290期节目 图片来自https://imgur.com/J16Pauw
广告

索菲:近来傅希秋牧师主张,华府将在中美对峙中採取更进一步的动作,特别是会针对中国人权恶化的情况有所应对。请问这番论述有何依据?

刘欣:根据傅牧师的说法,他在日前曾应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之邀,出席国际宗教自由部长级会议。在会议中,美国副总统彭斯及蓬佩奥亲自宣布,今年要对中国、伊朗和缅甸这三个国家,依据20年前通过,原名为《美国国际宗教自由法案》,现改名为《弗兰克‧沃尔夫宗教自由法案》的这项法案,第一次实施制裁行动。如果中国在总体的人权、宗教自由和法治水平上没有根本改善的话,傅牧师相信,华府将会进一步採取行动。

索菲:美国政府的这一番表态,跟特朗普总统之前表示欣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独裁作风,以及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举动背道而驰。为什么特朗普的态度会出现这么大的转变?

刘欣:傅牧师认为,特朗普个人执政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不可预测性。但在面对中国的习近平、俄罗斯的普京,还是朝鲜的金正恩等这些美国传统意义上的对手,特朗普虽然拍拍肩膀,表面交好,试图跟他们建立个人性的外交关系,但身为美国总统,他还是有底线有原则的。这一点从2017年4月中,特朗普一面与习近平在海湖庄园共度晚餐,却又同时联合英法向叙利亚发动轰炸一事可以看出。不只中共,其实很多西方主流媒体也对特朗普有很大的误判,这位美国总统其实是位有原则的实用主义者。

索菲:从贸易战到军事对峙,这次美国又在强调宗教自由的国际会议上剑指中国,这是不是拐着弯对北京的一次围剿行动?

刘欣:傅牧师认为,宗教自由在美国文化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会因为政权更迭而有所变化,自然也不会是突然冒出来专门针对中国的武器。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宗教的迫害有增无减,特别是对新疆哈萨克人、维族人等,大规模放逐到与集中营无异的“学习营”,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迫害,可以说达到了文革以来最恶劣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确实无法无动于衷。

索菲:如果真要对中国进行制裁,美国握有的是否就是《国际宗教自由法案》跟《马格尼茨基法案》这两个杀手锏?

刘欣:根据法学博士陈小平的分析,《国际宗教自由法案》的制裁内容属于总统行动的范畴,从谴责、推迟或取消两国的科学文化交流、国事访问、经济及安全援助,到武器出口管制等共15项行动,主要是针对政府进行制裁。

另一方面,《马格尼茨基法案》针对的则是个人,具体手段是实施旅行和财务限制。傅牧师表示,在国际宗教自由部长级会议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的名字被提了出来,制裁官员级别达到了中共政治局委员的一个新层级。而从政府及个人两方面下重手,美国这两个杀手锏将更具威慑性地遏制中国侵犯人权的行为。

索菲:美国行政当局下重手,国会是否会跟进?

刘欣:傅牧师认为,美国国会直接反映民意,一般都会走在行政单位的前面。实际上,美国国会也专门开了一个特别听证会,讨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迫害议题。所以他相信,国会将推出更多更全面的法案,做得比特朗普总统更强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