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巴黎/曾海文画展

巴黎吉美博物馆曾海文画展:重新认识融合中西艺术的大隐之士

东西方艺术界以及艺术爱好者早已经对旅法华裔艺术家赵无极或朱德群的名字耳熟能详。但曾海文的名字则听来有些陌生。而他其实是与赵无极,与朱德群等人同时代旅居法国,并在巴黎这座艺术之都,在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交融中,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大师。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大型曾海文作品回顾展,呈现他在不同风格中尝试、探索的脚步,带领观者去发现这位生前极为低调的艺术家的非凡造诣,也为吉美博物馆的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活动离开序幕。

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曾海文画展-2024年3月6日-2024年6月17日
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曾海文画展-2024年3月6日-2024年6月17日 © Musée Guimet
广告

就艺术成就而言,曾海文被看作是与朱德群和赵无极齐名的旅法华裔艺术家。但如果说他们的确年纪相仿,也都在二战之后的年代来到法国的话,与曾就读当时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而后才来法国学习的朱德群和赵无极等人不同,曾海文并没有接受过科班教育。

1927年生于福建厦门的他在十岁时随家人移居越南,以躲避当时的战乱。1948年来到法国时,他原本是遵从父母之命,来此学医。但他显然很快被这里的异国文化与艺术所吸引,一边投入法国文化课程学习,一边频繁光顾大小美术馆和画廊,研习西方大师的作品 ,也不断在随身携带的画本上快笔描绘出眼前景物。吉美博物馆这次回顾展的第一部分特别凸出他的这些速写作品。这些速写作品是首次公开展出。策展人Valérie Zaleski女士介绍说,这些作品呈现出他多样的灵感源泉。图中有巴黎街头或威尼斯等地的不同景致,也有面对大小博物馆中文物精品或大师佳作的记录。这些快笔勾勒出的画作既展现出曾海文的绘画功底,也揭开了这位生前低调隐秘的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角。

1958年,也就是来到巴黎十年以后,曾海文已经确信自己在艺术中找到了人生志向。根据曾海文档案库网站的介绍,他在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件中写道:“我在绘画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命… 我不认为这能取悦我们的双亲… … 我不能、也不会放弃这天命。”违背父母资助他远赴重洋的学业嘱托,意味着他不再能依赖家中的接济。但这显然并没有让他改变志向,他全然投入到了艺术创作。

曾海文不曾接受艺术科班教育,但却自幼与祖父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因此有着很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书画的底蕴。抵达巴黎后,他也曾在巴黎大茅舍艺术学院修读艺术课程。他早期的西方艺术风格画作中,不难看到中国山水画的影子。他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中国书法或水墨画的手法。Valérie Zaleski女士表示,没有科班教育的铺陈使得他能更开放地汲取养分,他像面色龙一般,吸收不同大师的风格与形式,兼收并蓄。

从这次展览可以看出曾海文多样的创作风格。他可以非常自如地从一种风格转向另一种风格。他曾尝试油画,但更多的作品选用了水彩或水粉形式。后期作品中的水墨画特点则更趋明显。Valérie Zaleski女士介绍说,他总在不断探索,寻找一种平衡,看似西方风格的色彩运用中,时常穿插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墨黑色和让人联想起中国绘画印章的红色。画面上满与空的运用更带着很强的中国传统书画的特点。他在美国期间创作的几帧瓷片作品既呈现出西方艺术风格的景致,又有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绘画中花鸟鱼虫的图案。他最喜欢用来研究颜色的创作是风景-人脸图。不同气势的风景中,间或掩映着一张人脸。

双联画或三联画是曾海文后期画作的一个特别之处。画中白色的线条既将画面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也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艺术,营造出一种合二为一的整体想象。三联画更仿佛三幅并列舒展的卷轴挂画。

这次展览按照时间顺序,铺展开这位半路出家却成就非凡的艺术家在中西文化与艺术风格间不断游走、探索,寻找体现自己的心灵体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旅程。他一生都简朴低调,对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所求不多,也对各种艺术流派间的争辩敬而远之。这种淡泊名利的超然与自由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曾海文与他的同代人赵无极和朱德群一样,都被看作是成功地融合了东西方艺术并自成一体地艺术家。他虽然没能像他的同代人那样在有生之年大红大紫,但却始终有自己的忠实粉丝。自1955年代起,他就举办个人画展,持续旅行的脚步,也将他的画作带往欧美各地。他的艺术成就在他身后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作品在香港,在台湾,在东京,在柏林等各地展览。1999年,法国蓬德瓦兹博物馆画展,将张大千、曾海文和赵无极并列尊为20世纪结合中国传统与现代的水墨大师。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也在2002年举办首次曾海文作品展。

法国艺术品鉴定专家 (Philippe Koutouzis)自90年代起就开始收集有关曾海文生平和艺术创作的各种资讯,并创建“曾海文档案库网站。他汇编出版了《曾海文作品全集》。他写道:”曾海文生前並不积极地经营他的绘画生涯,有时甚至刻意避开成功,好似声名会损害他的研究”。在他看来,曾海文的作品无疑是“中国近代绘画之翘楚”。

曾海文原名曾天福。由於他在画作中经常西文与中文并用,以“T’ang 海文”签名,因此一度也有人误将他的名字写成“唐海文”。1991年,他因艾滋病而早逝。享年64岁。

吉美博物馆曾海文作品回顾展将持续到6月17日。与2002年的首次展览不同的是,200多件作品中,很多都是首次展出。2022年,法国国家房地产总局. 资产评估办公室 (DirectionNationale d'InterventionsDomaniales)将大批从走私渠道收缴到的曾海文作品赠与吉美博物馆。这座欧洲大型亚洲艺术博物馆由此成为曾海文作品收藏最多的场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