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西南北

徐虹谈高行健的新片《美的葬礼》

发表时间: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新电影《美的葬礼》将于12月11和12号在斯特拉斯堡美院组织的跨艺术研讨会期间放映。高行健本人将于11号在斯特拉斯堡的克雷贝尔书店( Librairie Kléber)与读者和观众见面,随后,从晚上18点15分开始,在奥德赛影院(l’Odyssée)放映《美的葬礼》,另外,高行健还将于12号下午六点十五分在大学宫与公众就电影艺术进行对话。

广告

高行健在新加坡作家节的演讲中指出,当代世界弥漫着市场与政治,人们早已忘记了美,被荒诞包围。他的电影创作《美的葬礼》,希望通向美神维纳 斯、圣母玛利亚,向古代艺术家、哲学家如米开朗基罗、达芬西等人致敬,呼唤人们找回对美的记忆。

这部电影结合了诗、三种语言的独白、演员表演以及高行健自己的画作,被他形容为“完全的艺术”。

因此高行健在拍摄电影时,完全摒弃传统的电影叙事方式,不再以镜头叙事,将电影诗意地跳跃,同时 让演员强调“表演”,不再描写现实。他说,个人不可能改变这一切,不可能回到原始社会,但必须认识它,不去做政治或市场的附庸。

在电影在法国放映之前,为了更好的了解高行健的这部新作,我们有幸请到参加电影拍摄的36个演员之一,本身也是诗人与画家的徐虹女士来介绍一些她的感受和了解的情况。

法广:您是高行健的第三部影片《美的葬礼》的三十六名演員之一,请介紹一下這部影片的內容,以及您參加演出过程中的经历。高行健又是個什麼样的导演?

徐虹:《美的葬礼》这部电影历时两个小时,拍摄用了三年,今年11月8日 已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行首映式。电影出自他两年前写就的一首同名长诗,副标题也叫电影诗,因为全篇作品充满不断切换,又有一道主线连接的视觉画面,围 绕着当今这个时代  美的消逝、美的丧失的各种世间相,发出个人的考问、思索和感怀。

将长诗拍成电影,高行健除了做编导,还完成一些摄影和剪辑等技术性的 工作。整部影片摒弃传统的叙事模式,打破时空,穿越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宗教与神话,采用大量唯美的挽歌式的画面,配合经典的音乐和吟唱,穿插着中、 法、英三种语言的独白,还有演员们无表演的表演,等等,所有这些呈现出一个如梦如幻、亦美亦丑、似生似亡的世界,荒诞不经,也正是这个现实世界的投影。

我 有幸参演这部规模宏大的纯艺术类电影,拍摄过程中,我并没感 到自己正在表演什么,反倒是放松,更关注自己内在的体验,近乎于一种领悟或觉照。这样的“无我”之境,让人看起来仅仅像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自由地表达 着,真实地发生着,而这个时刻,这种状态,我是在面对灵魂,而不只是在面对镜头。编导则会辨认并且抓住这个瞬间或片断,然后整和到他的全盘构局里,这种做法或尝试,无疑是相当开放和高明的。

法广: 一般來說,我们了解高行健的作品最多的就是他的小說,戏剧和绘画,通过这部电影的合作,你觉得电影是他的一种新表达方式吗?

徐虹:做电影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直到最近这些年才陆续如愿完成,相较于先前编导拍摄的《影子》和《洪荒之后》,让他投入最多时间、精力、热情与谦逊的就是这部《美的葬礼》,可算是他的一系列不同门类作品之中的力作,特别这仍旧是独立于市场与意识形态的又一次艺术实践,体现出创作者的信心、责任和尊严。

除了担当编导和摄影,影片内还出现高行健本人的水墨画作,日月、山川、庙宇  黑白的力量,加上另外诗意的老欧洲背景与音乐,以及国际间不同种族人的轮番出演,也 就是在这些繁复华丽的色彩、声音与人的相互对话中,隐藏着某种巨大的超越语言、地域、文化的暗示及意义,这些都是其他类的艺术形式不能充分表现和替代的。

似乎在他理想中的电影里,没有故事,没有人物,只有单纯的影 像,蒙太奇式的纯粹的图像,好比乐谱里不同的乐器交相呼应,各自发挥。这类的电影很疯狂,必定让创作其中的人着迷,能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使出自身所有的潜 能,得是多大的福气啊。

法广:《美的葬礼》这部影片來源于高行健的一首同名诗歌,如果仔細读这首詩,就会发现作者对当下社会抱持着一种极度悲观和失望的态度,这首诗是对古典文化和哲学,美学的致敬,同時也是呼吁人们找回美的记忆,您有这样的看法吗?在您和高行健接触的过程中,有沒有共同探讨过这个问題?

徐虹:在当今精神和审美双重缺失的时代,有良知的人都会有所反应,作家或艺术家会以他们的方式揭 示真相。《美的葬礼》这组长诗,透出当前人类社会的这种现状和困境,作者对此深感忧虑,做出思考与批评,发出叹声,以致于哀悼。这种伤痛或危机意识,最后转化成艺术,助人反思,看清这个世界,看清丑恶灾难的根源,提升和重新找回对美的新鲜感受力和记忆。这个世界不可以改变,至少可以改变自己。

同时,这部 《美的葬礼》,也是在向古典文化艺术文明,向那些珍贵的遗产、那些废墟,表示诚挚的敬意。通过这首世纪“挽歌”,作者还企望世界的文艺复兴。我想,要持守住艺术的纯粹性,抗拒凡俗,也许得像他的所说所为  不做政治和市场的附庸。

法广: 如何拯救这個失去了美感的時代,让美重新回归到人们的心灵和生活中?高行健的电影最後有沒有給出答案?在沒有美的世界里生活,是当代人的某种宿命吗?

徐虹:他没有在影片里给出什么答案,只是把问题美妙地提出来了,希望这电影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讨论,对此有所警醒和意识。宿命,但也不是绝对的,我想,在没有美的世界里生活,是当代人的不幸,也是当代人的幻觉。

法广: 高行健是作家和水墨画家,你也是画家,诗人,也出版过小說,你如何看他的作品?尤其是绘画作品,他的绘画呈現出的是什么样的美?

徐虹:我觉得他的水墨画,更加开阔自由、舒缓自然,既使是那些表现孤独的、空寂的,画面中的神秘感和深意超过了文字,透显出心象和大宇宙的造化之境。

请朗誦《美的葬礼》这首詩中的一個片段

生命出于偶然
美则更为蹊跷
偶然之中的偶然
就那么一瞬间......

 

感谢徐虹接受法广专访,喜欢高行健作品的听众朋友,如果有条件也不要错过在斯特拉斯堡欣赏高行健拍摄第三部影片的机会。高行健在斯特拉斯堡这两天的活动都是公开进行的,感兴趣的人也不需要事先预定就可以前往参加。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