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港府两月内两度撤回隧道调费方案 评论:打击政治威信 昏睡政府典型

香港三条过海隧道因收费悬殊和地理位置问题,一直出现红磡海底隧道(红隧)大塞车和东区海底隧道(东隧)饱和、但西区海底隧道(西隧)使用不足的情况,港府为此提出大幅增加红隧和东隧收费,以及调低西隧收费的方案,藉此令使用三条隧道的车辆分流,但这个称为「三隧分流」的优化方案,被建制派议员形容为「换汤不换药」,不予支持,以致港府再次在提交立法会审议前夕撤回。有关方案两个月内第二次撤回,结果将会是维持现状至2023年西隧专营权期届满、政府收回为止。

三隧分流被政府指为不再塞车的良机,但建制派称是塞上加塞,方案最终再被撤回。
三隧分流被政府指为不再塞车的良机,但建制派称是塞上加塞,方案最终再被撤回。 网络照片
广告

网媒《香港01》评论早在政府于3月1日重提方案时已预告此结局,并形容这是「三流、昏睡政府议而不决的典型案例」。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亦认为,港府两度撤回三隧分流方案将打击管治威信,因为港府1月已因方案很可能因支持不足而首次撤回,但短期内重提方案,令人感觉港府行事仓卒和缺乏全面评估,令人质疑政府的能力。

港府原拟本年1月23日向立法会提交建议,把超负荷77%的红隧的收费提高五成至一倍不等,而超负荷38%的东隧,除没有载客的出租车外,其余车辆的隧道费将会调高两成到六成不等;至于使用量未饱和的西隧,则建议减费两成到77%不等。由于建制派议员受到地区人士的压力,拒绝支持港府方案,港府惟有在提交立法会前一天,撤回方案。

及至3月1日,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提出三隧分流「优化方案」,当中,拟于明年起开始落实的收费调整建议不变,只是承诺把因费用调整后多收的9.1亿港元隧道费设立「智慧交通基金」,以便作把香港发展为智慧城市,以及善用科技来舒缓交通挤塞情况;另外亦承诺于2023年政府收回西隧经营权后就三隧分流作全面检讨。

到了优化方案提交立法会审议前夕,港府再次因未获足够支持票而撤回方案,特首林郑月娥表明,2023年8月收回西隧专营权前不会再提隧道收费调整方案,以免议会内耗。

被问及事件会否有损管治威信,林郑月娥表示,不想「撼头埋墙」(与「不撞南墙不回头」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意思相近),如若坚持向立法会提议案,恐怕又会惹来「施政傲慢」的批评。

民主党议员林卓廷则批评港府重提三隧分流方案已是「撼头埋墙」,是罔顾议会和市民意见的举措。

网媒《香港01》在方案重提之日已作出「一个合理的推测」,港府最终要收回方案,然后「拖到西隧专营权于2023年完结后,问题又自动不存在了。」该篇评论更指出,三隧分流争议拖拉近廿年,由2003年起经多次研究,但却没有结论,且在西隧母公司亦有意出售专营权时,错失回购良机,声称等等研究结果;但研究经年后,报告建议却没有落实。故此,该分析文章称,这不单是评论所指的「三流分隧」,「或许更贴切的形容,这是一个三流、昏睡政府议而不决的典型案例。」

另外,《东方日报》昨以「政府一跪再跪」来报道三隧分流方案可能撤回的消息,该报社评更以《强推分流再撞墙 与民为敌自取辱》为题指出,分流方案行不通,不仅败在漠视民意,也败在误判形势,因为港府自忖建制派掌握立法会大多数席位,不管方案有多大争议,只要建制派背书便稳操胜券,但在今、明两年分别有区议会和立法会选举的情况下,「没有人会笨到为支持不得民心的政府方案而冒着败选的高风险。」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