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高瑜:中国媒体就陈光诚事件的文章简直是文革回潮

发表时间:

中国最高领导层将于今年秋季启动十年一遇的更替。几个月以来,海内外媒体密切关注着中共高层动态,捕捉可能预示中国未来政治方向的线索。但是,王立军-薄熙来事件和此后的陈光诚事件使得本已充满不确定性的权力交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人从近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纪念林昭遇害44周年,揣测这可能预示政府考虑重新评价五七年的反右运动,甚至重新评价八九年的学运。但是,山东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逃入美国使馆的事件也迅速招致《环球时报》、《北京日报》、《新京报》等媒体对美国政府,尤其是美国驻华大使的措辞严厉的抨击。如何看待中国官方媒体这些先后矛盾的反应?中国高层换届启动政改的希望是幻境还是可能?前北京经济学周报主编高瑜女士向我们谈了她的看法。

特别节目
特别节目 RFI
广告

中青报发表纪念林昭文章不能反映官媒的主导宣传方向

法广:今年4月29日是林昭被迫害致死44周年。中国青年报为此发表纪念文章,引起一些网友的特别注意,有人认为,中国青年报在目前的敏感时期公开纪念林昭,可能是暗示某种政治改革的意愿。与此同时,有些人自行组织为林昭扫墓也没有受到有关方面的阻止。您作为长期观察中国政治生活的学者,您怎么看官方媒体对民间悼念林昭活动表现出的宽容是否是某种积极的迹象?

高瑜:对于年轻人来讲,林昭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人物,根本不知道这是何许人。喜欢文学的人还有可能看到有些人写的纪念文章。但是,我觉得自80年代林昭平反之后,对她的纪念基本上没有断过 80年代是思想最解放的时期。张志新和林昭(的事迹)都是那时推出的。有些报纸的纪念文字甚至是“壮烈牺牲” 这类的词语。

另外,我查了一下,中青报这篇文章的作者在2004年也写过纪念林昭的文章,好像每年他都会写些文字纪念。所以,我认为纪念林昭活动的影响局限于一些学者、尤其是她的右派同学的范围,国内并没有公开地、大肆地宣扬过林昭,这些纪念活动都是小型的。

法广:也就是说,这些活动更是少数人团体对过去的一段冤案的纪念。那么,纪念林昭在今天是否仍然还有现实意义?

高瑜:当然有现实意义,因为像林昭这样追求思想自由、批判中共集权制度、批判毛泽东时代的勇士太少了。林昭是反右时期的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就只想着找工作、出国、赚钱……连赵紫阳、胡耀邦都不知道,对林昭知道的就更有限。另外,纪念12月16日,是林昭80岁生日,所以,我觉得,今年可能有些人像中青报这个记者一样,可能从思想感情上有特殊的纪念的冲动。而且,纪念文章也就只有这一篇,这并不能反映官媒的主导宣传方向,《中国青年报》上现在其实满篇都是要同中央保持一致。

《北京日报》文章的思维明显是文革回潮

法广:有人认为《中国青年报》发表纪念林昭的文章是中国政治气氛可能出现宽松的迹象,有人甚至认为这可能暗示会平反“六٠四”。与此同时,先有《环球时报》,后有《北京日报》、《新京报》、《京华时报》等都就陈光诚事件发表文章,口径一致,抨击美国政府、特别是美国驻华大使在此事件中的反应。怎么理解这种矛盾反映呢?

高瑜:我觉得这就是文革形式的舆论攻势。文革间我们对这种抨击帝修反式的文章已经司空见惯,调门一个比一个高。而且,文革的时候,还可以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什么革命、专政那一套。但现在看,批评最厉害的文章是《北京日报》的文章,连基本的马列主义理论也没有,就是谩骂,而且使用的都是什么“鸡鸣狗盗之举”这种贬低的词语,而且,一篇文章中,使用了两次。这边是“鸡鸣狗盗的角色”,那边是“鸡鸣狗盗之举”,这也不能说服人啊。鲁迅说:谩骂不是战斗。当年还能讲些马克思主义,讲些毛泽东思想,现在一点也没有。尤其是(抨击)骆家辉大使的私人行为,诸如自己打背包、坐经济舱、拿优惠券买咖啡……说他是平民生活秀。这些人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简直没有扪心自问,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起码应该和中国的官员做一个比较,你凭什么干涉一个大使的行为准则呢?!

还提大使馆公布空气质量数据:后来北京市不是也开始这样做了吗?这有什么好攻击的!还说什么“用非正常方式”将陈光诚带入使馆。我不知道这个“非正常方式”依据哪一条法律。按说,大使馆是美国领土,中国人进入美国领土,怎么叫“非正常方式?”每年有多少中国官员和他们的家属到美国去,像趟城门似的,一年不知多少趟,怎么陈光诚进大使馆就是“非正常”方式?所以,我认为,这种批判的方法,既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最基本的与人为善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只是谩骂。这样的文章只是在文革期间的大字报里可以看到。我相信,现在主导中共各个部门的领导人,差不多都是文革期间的红卫兵、红小兵。一有风吹草动,就把文革大字报、大批判的那些语言习惯、那些思维方法全拿出来。这种文章明显是一种文革回潮。

维稳政策对上维护权贵,对下剥夺人民

法广:今年以来,几个月之内,中国已经发生两起中国人进入美国使馆事件,一次是王立军,一次是陈光诚。中国媒体在这两次事件中明显反应不同。您怎么看这种不同?连续几天来,中国媒体显然是发起了一种舆论攻势。

高瑜:是,连一点外交礼节都不顾了。对美国大使进行谩骂式的嘲讽、批判。王立军进入美国使馆时,怎么报上连声音都没有?而且,到现在也没有交待这个事件的性质。只有新华社开始有那么几十个字。

法广:陈光诚事件是否更令中国政府难看?

高瑜:应该是这样。每年花六千万维稳经费,连个瞎子都看不住!

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件。但是,两件事有一个大背景,就是中国目前的维稳。薄熙来事件中已经暴露出来很多事,现在这样到底要以什么来处理薄熙来谁也猜不透,因为,中央不是以法制、用法律进行真正司法独立的调查,而是(通过)中纪委。中纪委的调查肯定是从政治上考虑:怎么处理薄熙来才能对平稳召开十八大最有利。这就不是以法律来办案,而是以党来办案。

从薄熙来事件可以看出来,中共每年七千亿的维稳经费,比军费都多,但是,维护的是这样一个腐败、堕落、甚至可以杀人越货的一部分人,他们构成权力的最高层。而陈光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盲人律师,他为民请命,维护人民的权利。九十年代他就维权,为村里残疾人免税。后来,05年,他揭露了一些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腐败,和一些非常残忍的、无人道的强迫引产、堕胎等罪过,于是得罪了当地领导:计划生育也是一门产业,一个小村子都有计划生育机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陈光诚被平白无故地被诬陷,进监狱4年多。出狱以后,他完全是一个自由人。他在自己给温家宝的视频里的讲话,催人泪下,让很多人听了都非常难受。中国在基层的维稳就是这样一个现状。而且,这种现状并不仅仅体现在陈光诚一个人身上。当年在北京,对高智晟也是这样;刘晓波得诺贝尔奖,对作家余杰也是这样:限制自由,而且他太太高烧40度不允许去看病,还对他施以酷刑……所以,“黑打”不光发生在重庆,是普遍的,全国都是这样。所以,我总觉得,这两个事件说明,中国现在的维稳时代(有人把最近这七、八年称作是维稳时代)的主要问题是:这么高的维稳经费,都是纳税人的钱,维护的是高层贪污腐败,全力进行公民财产掠夺,而且可以随意用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比如“唱红打黑”―薄熙来“唱红”也是用纳税人的钱。就是说,维稳政策是中共用纳税人的钱,用暴力维护它的一党专政,上面保护的是权贵阶层利益,对下面的人民是权利的剥夺,自由的剥夺,还要进行暴力迫害。

政改希望渺茫

法广:在此之前,王立军-薄熙来事件发生后,有人认为这一事件有可能成为中国走向改革的一个契机,从目前媒体的反应看,这样的信息并不明显。您怎么看中国在十八大启动政改的希望?

高瑜:我认为(希望)非常渺茫。本来也就这么几个月了。上边还要排座次,还有很多会议准备议程,更排除不了的是权力斗争,还得处理薄熙来事件。而且,马上又是“六٠四”周年……现在对陈光诚事件这样(反应),连文化大革命的语言都像浪潮一样扑面而来。你能想象政治改革这样开头么?所以,我认为(希望)非常渺茫。我是没有信心。这一届领导人还是维稳是硬任务,要保证十八大平安召开。我总觉得,从这点来看,中国改革首先要改什么?一个是党,一个是媒体。党的权力必须有监督,媒体必须多元化,使报纸独立,舆论独立才能起到监督作用。从这点来看,中国不仅是退步(退到什么时候,难说),我觉得甚至连文革都不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