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东京专栏

日本防卫省详解中国危机外交的“二律背反”结构

发表时间:

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1月31日发表了题为《2013年中国安全战略》的报告,报告对中国的危机管理外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认为:中国危机外交是一种“二律背反”结构,即言行上同时兼备强硬性和灵活性这种二律背反的特征,一方面进行挑衅性行为,另一方面又在强调构建“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及“双赢关系”的重要性,并巧妙地在这种结构中把危机管控在不至于引起武力冲突的程度,同时压迫对方坐在谈判桌前向中国让步。

DR
广告

防卫省的分析也为我们理解最近中国的周边外交提供一个新思路。

比如10月24日至25日,中国在北京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

这个信息使日本政权中的一些核心人士甚感欣慰,甚至断言日中关系即将冬去春来,安倍首相的首席外交智囊、首任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事务局局长的谷内正太郎去年11月12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认为,目前中国正在谋求改善由于钓鱼岛问题而尖锐对立的日中关系。

但是他讲演后不到半个月,中国政府于11月23日宣布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引起了日本恐慌与强烈反弹,相信谷内正太郎一定是百思不解其意。

而《2013年中国安全战略》在分析中国危机外交的思路时指出:“对于对外危机以及可能性的出现,中国为什么会在言行上同时兼备强硬性和灵活性这种二律背反的特征呢?一种解释认为,中国的决策、执行过程呈现分散化变化。不同行为体参与对外决策过程及其执行过程,致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能完全控制各个行为体的行动,其结果导致中国在言行上出现矛盾和不一致的现象。”“另一种解释还可以认为,中国采取的对外行动本身也存在着上述二律背反的要素和特征。基于这种解释,中国巧妙地区分显示出强硬与灵活的不同态度,从而力图使本国利益实现最大化。”“本报告认为后者的解释更为接近实际情况。”

该报告认为:“中国的危机管理目的在于防止危机升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确保本国利益。其特征有以下三点:①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②追求正当性和主导性;③发挥综合性和
政治优先。也就是说,涉及到主权和领土等原则性问题时,采取极其强硬的态度,几乎不做出任何让步;但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又可以比较灵活地采取具体行动。中国一贯坚持把危机责任归咎于对方的立场,并积极地采取实际行动。”

从最近一个阶段的中国外交上看,确实也表现了这种“二律背反”的特征,比如说,中国设置东海航空识别区,可谓硬的一手,但是在具体执行对新设航空识别区的管理时,又几乎无所作为,一任日美军机飞来飞去。今年1月31日,中国海军网报道,东海防空识别区内出现不明目标,东海舰队出动两架军机紧急升空追踪目标,外国军机设法摆脱中国战机的追踪,最后掉头离去。解放军少将罗援在2月2日接受香港《东方日报》专访时透露,年初一被东海舰队战机驱赶的飞机是日本战机。而在2月1日的日本防卫省记者会见中,有记者问起此事,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说:我知道有这种报道,但是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值得作为异常事件而发表的消息。可以说,中国大肆宣传的“军机紧急升空追踪目标”,没有超出对他国军机所进行的日常监视的行为范围,也和新设防空识别区无关。

而在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以后,从去年11月30日到今年1月11日,共有中国13名驻外大使和1位使馆代办相继在外媒刊文,批评安倍行径,平均不到1天就有一篇。这从表面上看也是硬的一手,但与此同时,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水域的次数和去年相比明显减少,去年进入该水域的中国海监船的次数每个月几乎都是两位数(只有10月为8次),最多的是去年8月,高达28次,而今年1月仅6次,而最容易引起武力冲突的飞机飞抵钓鱼岛上空之事,也只在2012年12月13日发生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中国减少容易发生武力冲突的行为,而将主战场转移到既能够赢得更多的国际舆论支持,而又不至于发生武力冲突的“历史观之争”上,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管控危机的策略。(以上东京专栏由法广特约记者楚良一撰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