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华人社会

中国园林在法国—"怡黎园"石巧芳女士访谈

发表时间:

一个叫怡黎园的名字近年逐渐在巴黎华人中流传,每当春季出游、中秋赏月、朋友聚会、筹办庆典或者带法国朋友体验中国文化时,都常常会提到她,这个坐落在巴黎西南郊、占地百亩的苏州园林式花园,是法国第一座中国园林,由两名带着梦的华人园艺和建筑师夫妇康群威、石巧芳亲手设计建成。春去秋来十一载,园内的水榭长廊下、常有中国传统戏曲的丝竹乐响;盆景和牡丹花前,不时有太极功夫中国水墨演展。在这样一个与凡尔赛宫几乎比邻的法式氛围里,怡黎园带给游客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感受,在今天的《华人社会》专题节目里,我们就电话采访园林的主人、建筑师石巧芳女士。

华人社会
华人社会
广告

RFI:怡黎园建园十多年了,是你们夫妇俩凭个人之力在法国建造的第一个中国园林,你能向听众先介绍一下当时建园的初衷和经过好吗?

石巧芳:我先生是88年教育部公派留法的园艺博士,我是89年留学来读法国建筑师(学位)的。95年我们拿到了文凭,之后面临重新找工作的问题,因为一直没有听到祖国的呼唤,我们就留了下来。95年我们贷款购置了一块100亩的农地,做了一个园艺企业,主要是进出口苗木和盆景的。因100亩的土地一直没有正式开发,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法国有两座百年以上的日本园林,没有中国园林,而且法国人知道日本园林,也很崇尚日本花园,但是他们不了解中国的花园,所以(我们)就有点“想法”,直到2002年时,我们在《欧洲时报》看到了有关2003-2004年搞中国文化年的信息, 那时我一下子明白了 ,我说天时、地利、人和 条件具备了, 就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开始搞创意,搞一个真正的中国园林。

怡黎园
怡黎园

那么为什么要做中国园林呢?当你看过那么多法国、英国式的花园以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花园是以花为主题的一个花的博物园而言,我们中国的园林是造“景”的,特别是中国园林是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度下形成的一个阶层,叫文人君子的阶层,文人君子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人文审美情趣,比如一步一景、柳暗花明、天人合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吟诗品茶等等,把这个花园当成一个立体的画,是一个家庭的或者是个人哲理的一个“载体”,展现表达出一种情景、一种与欧洲人不同的美。我们从石头里面品味出石头的 “六个德”,从石头里面能品味出绉,瘦,漏、透这些特殊的一种审美,这个与法国规则式的传统花园是强烈的对比。

中国园林里那种审美的情趣,还有把哲理融合到生活当中,欧洲人是缺少的。他们从日本花园里已经知道了一些“景色”的概念,但是日本花园基本是枯山水,就是禅院, 是修行的,与他的道士呀、庙宇呀结合在一起的, 而我们中国园林传统花园部分其实是文人的生活方式, 是家庭的、朋友的、和教育小孩游玩的、还有山水里寄托哲理的、这种完全不一样的 生活的一个场所。

特别是山水园林经常是在江南、苏州、杭州等文人经常居住的城市里面体现出来的, 那个地方的气候、那个地方的雨水、那个地方水乡的土地和水、那个地方的白墙和能工巧匠、特殊的太湖石等,这些景观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它的一种特色。

RFI:你们的园林做的时候追求的就是“原汁原味”?

石巧芳:怡黎园建筑材料基本上都是从苏州运过来的,当时造园的时候也不是为了自己 游乐,就是想成为一个建筑师,既然留在法国了,总得找一个留下里的理由吧,这是一个人生价值的支点吧,所以觉得这个任务好像一种使命感一样,我就把她做出来。在做的过程中,尽量用苏州的建材,能工巧匠也尽量用中国的师傅来做,做的过程当中当然会遇到许多法国的条文,比如法国的残疾人道路、公园开放的一些规则、建筑证等,都要按照法国的法规来做。所以,园林的“立体的画”的含义就没有像苏州园林那么起伏很大。比如水,这边向下挖5米都没有水,苏州挖两米就有水来了,所以水怎么造池塘就要比较复杂一点,还有山, 苏州之所以有很多漂亮的私家园林, 很大一部分就是太湖石,极有特色的一种形态,我们在欧洲就基本上没有石头的市场,不能去买卖石头,所以我们就从中国运了一部分,但毕竟太远了。所以在这种条件里,怡黎园比苏州园林稍微多加了一些内容,这也与这边的生活方式有关,欧洲人来,他不是看你的山和水的,他就是来看花的,所以我的花园里比中国的苏州园林增加了很多花。仅牡丹就有上千株,各种品种的,梨花啦、桂花了都有,特别是新品种,花园在不断地发展,也不断地成熟。

RFI:影响也越来越大是吧?在华人和法国人当中现在运行的情况怎么样?

石巧芳:我造园是花了一点心血,但是经营方面还是不太成熟,只是由一个小小的协会-怡黎园协会来操作的。我一直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东西人家会找到,所以一直没有特意去寻找推广,从来没有主动去找过,当初就是人家看了喜欢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来了。

现在有微信和其他 更现代的信息交流平台, 华人来的人多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欢,特别是这里能买到银杏、香椿、牡丹、盆景、梅花等,大家就很高兴, 因为其他地方买不到。

每年五月我们都会搞一个牡丹节,六月份可能会搞音乐节, 到九月份还会搞一个中秋赏月节, 将来我希望 华人多了,我们还可以搞一些年轻人交流的平台呀、 结婚典礼呀,这些都可以发展。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一个花园,在欧洲的话基本上都有一个基金或者国家赞助 、或者是有国家来负担的, 我们这个花园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还需要大家的关怀,而且也没有赞助在后面。

RFI:你刚才说到建园已经有11年了,去年是10周年,而去年又正好是中法建交50周年,你们在文化交流方面有一些特别的活动吗?

石巧芳:我们在使馆及一些新闻机构以前有很多朋友, 他们过几年就换 一届,我们也没有主动去找他们, 所以也没有挂在他们的中法50周年的名下去做什么事情,但是我还是自己去努力通过法国的协会搞了一个十周年的庆典,还有家乡常州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也专门过来 支持我们,每年能够帮助我们搞一个节日出来。我们刚刚成立了一个常州联谊会,是不是能做一些事情,也在努力和期待。

RFI:怡黎园与国内有一些联系和合作吧?

石巧芳:以前比较多,这两年好像少了,我去找过文化部管外事的,我说你看到我们成长了,能不能搞一点什么,他说,中国文化还是在资金上多是(用于)演出、展览,由文化部管,那么园林不属于文化部的,是属于哪一个部门也不知道,所以就….。文化的含义那么丰富,但是事实上是没有人给我们(支持)。

我想说的是,中国在宣传文化方面,大家都说宣传文化,但是有人在做文化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支持的声音,没有一个人真正是说你在做文化,我来支持你, 这在十年前是正好相反,十年前大家还是很真诚地做些实际的事情,像《欧洲时报》就让大家捐助我们造了一个 牌楼 “望乡石”牌楼,我们的侨团也挺大的, 让他们也组织点活动, 来(园里)参观也是支持,大家应该把她(怡黎园)当成文化的一个孩子,不是某个人的私人产品,中国园林的含义太多,我觉得要介绍得更好的话,会震撼人的。

感谢石巧芳女士接受本台采访

对中国园林感兴趣的听友可以参考以下地址及联系方式,更多了解怡黎园
怡黎园地址:12 rue d'Yte 78690 St Rémy l'Honoré
网站 : www.jardinyili.com 电话 0134879707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