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分析

罗兴亚难民危机尚待解决 蒂勒森王毅先后访缅周旋

发表时间:

自今年8月25日爆发的缅甸罗兴亚难民危机至今仍远未能结束,目前在孟缅两国边境地区每天仍有数千民的难民,想尽各种办法抵达孟加拉国境内寻求避难,其中已有上百人在逃亡途中不幸遇难。而在过去近3个月以来,孟加拉国东南部的考克斯巴扎地区接待了62万罗兴亚难民,当局还要负责向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援助。虽然缅甸和孟加拉国官方已经在10月份达成协议,双方将合作遣返罗兴亚难民。但以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为代表的军方势力却对此表示不满。这一关系到东南亚地区稳定和数十万难民生命安忧的问题,继续牵动着国际社会和政府机构的关注和介入。自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15日结束对缅甸的访问之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受邀将在周日奔赴缅甸,与该国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进行会面。

缅甸罗兴亚难民徒步逃往孟加拉国资料图片
缅甸罗兴亚难民徒步逃往孟加拉国资料图片 路透社图片
广告

下文也将文您就罗兴亚难民危机的最新进展,及中美两国就解决该问题的相应努力做出介绍。尽管在此之前,生活在缅甸境内的罗兴亚人曾有过多次出逃领国孟加拉国的记录。但当地在今年夏天爆发的武装冲突不论从涉及难民人数,还是问题恶化严重程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缅甸官方介绍,自称为“若开罗兴亚救世军”的极端武装在8月中旬,于若开邦地区袭击了30处警察哨所,造成交战双方共400多人丧生。

而该事件也正式揭开了缅甸军方对罗兴亚人长达数月地镇压和迫害的大幕。据逃亡至孟加拉国的大量难民作证,联合国官方在经调查后宣布,缅甸政府针对罗兴亚人的行动是“种族清洗”的范例。但缅甸当局和军方则彻底否认被控暴行的存在,并至今仍拒绝让外国团队入境调查。近期大量被揭露的证据显示,尽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罗兴亚难民危机却并没有出现好转的态势。而有关缅甸军方针对难民们的奸淫烧杀证据也逐渐的浮出了水面。

例如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和“巩固人权”组织在本周四联合发表报告指出,针对罗兴亚人“广泛且系统性的攻击”,事实上在去年10月至12月内就已经开始,并在今年8月后被进一步恶化。而缅甸军方和当地的佛教暴徒所组成的迫害力量就是暴行的元凶。在这份长达30页、名为《他们企图把我们杀光》的报告中,调查人员采访了200多个缅军暴行的亲历者和目击证人。他们揭示了政府军通常会从地面和空中向罗兴亚人的村庄开火。军人们会不分年龄地肆意屠杀村中的居民。报告宣称,缅军有一次在杀了数百个罗兴亚人后,“将尸体堆积一起,放火焚尸”消灭证据。人权观察组织还指出,他们目前已知6起由缅甸军方所发动的大规模强奸罗兴亚女性和未成年人的案例。

据联合国难民署官员介绍,出于对缅甸军方的畏惧,当下每天还有数千名罗兴亚人乘坐简易的竹筏,来到孟加拉国寻求避难。尽管孟缅两国政府曾达成协议同意合作帮助难民回到缅甸,但孟加拉国和国际力量还是需要承担着向62万难民提供基本生活援助的重担。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刚刚结束的东盟会议上,当着与会的昂山素季宣称,不断出现的人道危机可能造成该地区动荡的激化。他并表示,缅甸当局应停止对罗兴亚人的暴力、容许他们返回家园、以及确定他们的法律地位是绝对必要的当务之急。缅甸政府从未给予过罗兴亚群体该国公民的身份。这也是他们遭到了如此待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这一问题,联合国大会的人权委员会在周四以压倒性的票数,同意了包括要求缅甸赋予罗兴亚人公民权利内容在内的相关议案。

罗兴亚难民危机也引来了中美两国政府的关注和介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为此在周三到访缅甸,并分别同昂山素季和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进行了会面。蒂勒森在会后表示,将暂不会因为罗兴亚难民问题对缅甸发动经济制裁。在他看来,美方对当局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制裁将不会帮助危机的解决。但他敦促缅军能支持政府,终止若开邦的冲突。蒂勒森还宣布将为罗兴亚人提供4700万美元的援助,使在今年来自美国的援助总额增加至870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敏昂莱在结束与蒂勒森会谈后不久却又做出了强硬的表态,似乎后者此行并未能说服缅甸军方做出让步。报道显示,军头敏昂莱在周四扬言称,直至“真正的缅甸公民”准备好接纳他们之前,罗兴亚难民将不能够回到若开邦境内。

另据了解,中国外长王毅也将在18号和19号两日分别访问孟加拉国和缅甸,并参加稍后在缅甸首都内比都所举行的第十三届亚欧外长会议。就罗兴亚危机事件,王毅曾多次在外交场合宣称,缅甸若开邦发生的暴力事件不可被接受,缅甸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所做的努力也应得到理解。王毅此行是应昂山素季邀请,两人在近年来的第四次官方会面。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周五的记者会上表示:“王毅外长访问两国期间将会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就若开邦问题,他并说道:“中方将继续鼓励孟缅双方开展对话,通过友好协商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