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人文之光 爱拉斯莫的生活与思想之二 神秘的北方

发表时间:

「提要」爱拉斯莫出生在低地城市鹿特丹,当时这个城市是在勃艮第王朝的统治下。勃艮第王朝是一个曾经属于法国,又努力要挣脱法国统治,成为独立国家的大公国。它曾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对欧洲的艺术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可惜这一段历史,常常被人忽视,爱拉斯莫的成长、学习与思考的环境,是一个由北方文化的沉静与法国风格的热烈混合而成的独特环境。

爱拉斯莫 (Desiderius Erasmus en 1523 peint par Hans Holbein le Jeune )
爱拉斯莫 (Desiderius Erasmus en 1523 peint par Hans Holbein le Jeune ) © Wikimedia commons
广告

:勃艮第文化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可惜它的人不多。你从勃艮第入手,来谈爱拉斯莫,听友会有趣。

 

答:是的。人们提到爱拉斯莫,常常会说他是一位生在荷兰鹿特丹的思想家。这当然不错,但是荷兰,当时人们也叫它尼德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尼德兰的意思就是低地,这是弗莱芒语的叫法。弗莱芒语是古日耳曼语的一个变种,法文管这块地方叫做pays-bas, 这个意思就很明确了,那块低地。因为现在荷兰的这块地方,当时水患泛滥,到处是沼泽、森林,最早来到这里的人是出自条顿森林的日耳曼部落,他们被罗马人驱赶,同时又不断地入侵罗马的疆域。他们定居下来,以艰苦卓绝的努力,排干沼泽,填海造田,利用风动力建立排水装置,和加工粮食的风磨。所以我们一说到荷兰眼前就会出现宁静的田野上遍布的风车。

丹纳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对尼德兰有一段典型性的描述:“尼德兰是一块低湿的平原,由莫斯、莱茵、埃斯谷三条大河及众多小河的冲积土形成。此外还有许多支流、池塘、沼泽。整个地区是洪水的排水道,因为境内没有坡度,水流极慢,或停滞不动,随便哪里挖个洞,都看得见水,平原往往低于河面,只能筑堤防卫。一眼望去,水好像随时会漫出来,河面上不断蒸发水汽,夜里在月光下形成一团愈来愈厚的浓雾,半蓝的潮气笼罩着田野”。

 

:丹纳论艺术的原是地理境决定

 

答:没错。他相信一个地区的地理、天文,决定这个地区人的性格和审美感觉,从而决定他的艺术特征。所以他论北方画派,先花大量笔墨,谈论尼德兰的自然环境。我们还是先回到勃艮第这个话题。勃艮第公国的首府是第戎,这个地方我们在法国思想长廊节目,讲卢梭时曾提到。卢梭那篇著名的论文《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就是为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所作。可见第戎当时就是个科学文化重镇。这是和勃艮第的历史地位分不开的。1364年,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国王Jean二世,把由法国控制的勃艮第公国,封给了他的幼子,“勇敢的菲利普”。而菲利普又通过和佛兰德的女继承人玛格丽特结婚,把弗兰德,也就是现在比利时南部、靠近法国的一大块土地,收归囊中。而后,菲利普的后代,他的儿子“勇敢的Jean”、孙子“善良的菲利普”和曾孙“大胆的查理”,通过与神圣罗马帝国的交易与精明的占领,把勃艮第公国扩展到了低地国家,建立了一个北至克罗宁根,西濒北海,南到马孔,东至现今卢森堡的大公国。现在我们熟悉的那些历史名城,如根特、鲁文、安特卫普、布鲁日、阿姆斯特丹,都在勃艮第的版图之内。而爱拉斯莫出生的鹿特丹,恰在这个地区的中心。勃艮第想成为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日耳曼诸邦国之间的一个独立国家,但这个梦想终被法王路易十一粉碎了。在著名的南锡之战中,“大胆的查理”阵亡,大部分勃艮第的领土都被法王兼并。由于法王路易十一高明的手腕,我们今天喝到美味的勃艮第葡萄酒时,才能说喝到了法国酒。

 

看来勃艮第文化是法国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合?

 

答:对,你这话就说到点子上了。我们下面讲爱拉斯莫,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爱拉斯莫1466年出生在低地城市鹿特丹,此时勃艮第文化正在这里大行其道。这个文化的特点,你刚才已经说了,它是法国文化,也就是广义上的拉丁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结合。丹纳曾经对这两种文化的特点,有过一个概括,我们可以拿来参考一下。他说,“拉丁民族最喜欢事物的外表和装饰,讨好感官与虚荣心的浮华场面,合乎逻辑的秩序、外形的对称、美妙的布局,总之是喜欢形式。相反,日耳曼民族更注重事物的本质,注意真相,就是说注意内容。他们的本能使他们不受外貌诱惑,而鼓励他们去揭露与挖出隐藏的东西。不怕难堪,不怕凄惨,一点儿细节都不删除,不掩饰哪怕是粗俗的、丑恶的”。丹纳的这个描述,在我们观赏意大利文艺复兴,和以勃艮第,荷兰画家为主的北方画派的绘画作品时,一眼就能看出来。例如波提切利与布鲁盖尔、拉斐尔与丢勒,贝利尼与博斯,他们之间的对比是如此地强烈。所以我想提醒听友们注意,除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这个术语之外,近些年在艺术史领域,又有另一个术语受到了重视,那就是“勃艮第模式”。出生于莫斯科,后执教于美国的艺术史专家玛丽娜·贝罗泽西卡娅在2002年出了一部书《反思文艺复兴,遍布欧洲的勃艮第艺术品》。她说,笔者把勃艮第公爵们所炫耀的美学价值层面指称为“勃艮第模式”,不单单因为这些艺术品起源于公爵领地,实际上它们也汲取了包括法国的高贵和荷兰的平民性在内的传统,而且还因为当时公爵们所使用的这些艺术品,从整体上所诱发的共鸣和群体仿效现象”。她断言,“十五世纪欧洲人认为勃艮第公爵和发源于其领地的艺术,在当时的文化中领袖群伦”。

 

:勃艮第尚,在十五世候,似乎在欧洲流得很广。

 

答:对。可以说,它当时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当时勃艮第公国的领地,正处在当时欧洲商业交流的通道上,当时的布鲁日号称“北方的威尼斯”,它有一条大运河从海边直抵城市中心,货物交易、商人往来、买卖热络,不仅欧洲商人,甚至阿拉伯世界的商人也会来此交易。更不要说安特卫普这样的大港口城市了。在这个勃艮第公爵领地上交易的商品,会输出到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汉萨同盟各城市。所以许多人来到这里经商、求学,当时鲁文大学就是欧洲最好的大学。可以说这里是欧洲最开放、最自由的地方。我们知道越是商业发达、文化多元的地方,越会产生自由的思想。爱拉斯莫出生在这样一个活跃开放的地方,使他的视野更广阔,更开放,更欧洲化,也就更世界化。所以,茨威格为爱拉斯莫作传,称他是“第一个欧洲人”。他的性格恰和出生在德国小城镇的马丁·路德形成鲜明对照。后来两人在宗教改革的问题上,既合作又冲突,其实这反映的是两个人不同的生活背景造成的思想与性格差异。这里故事很多,让我们慢慢讲。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