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宗教改革的集大成者约翰·加尔文第三节 加尔文与日内瓦城

发表时间:

「提要」让加尔文的影响力登峰造极的地方是日内瓦,但是他和日内瓦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日内瓦收留他又驱逐他,最终又恭恭敬敬请回他,这里的波折和加尔文宗的命运紧密相关。

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宗教改革的集大成者。
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宗教改革的集大成者。 © DR
广告

问:加尔文和日内瓦城似乎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

答:是这样。加尔文的理想实现于日内瓦,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我们今天就给听友们讲讲这里的曲折。弗朗索瓦一世给了新教徒六个月的宽限,让他们或改宗或离开。当这个宽限期结束时,加尔文当然不会屈服,于是他只有一条流亡之路。他当时打算去巴塞尔,这个城市安静平和、与世无争。他可以在这里静静写作,实现他的理想。听友们应该还记得,爱拉斯莫就是在巴塞尔写作并去世的。但是为了到达巴塞尔,加尔文不得不绕道日内瓦,他在日内瓦的一个小旅馆住下来,准备歇歇脚再动身。这时,出现了一位改变他命运的人,威廉·法雷尔。对这个人要先介绍几句。法雷尔是法国最早信奉路德宗的人,他是老教授勒菲弗尔的学生,在转信新教之前,法雷尔是罗马教宗的狂热支持者。但他一旦认识到路德的思想更接近基督教的真理,就立即转向而且同样狂热。他的性格 暴躁,是典型的传教士,只要他相信某种教义是真理,就一定要说服你也接受。爱拉斯莫说他勇敢,但是也讽刺他传道的疯狂。他长着一丛红胡子,说话声音震耳欲聋,他到哪儿传道都会引起骚乱,甚至受到不同教派的人 武力攻击。他努力要使日内瓦正式脱离罗马天主教,而成为一个新教城市。但是 法雷尔知道,他是英勇有余而学问不足,不能从神学上讲清新教的信念为什么要优于天主教。他心里知道有一个人可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是加尔文。而偏巧加尔文绕道经过日内瓦。

问:这好像也是天意。

答:是啊,世上事往往是人所难料。加尔文恰在此刻到了日内瓦。法雷尔立即就抓住这个机会,他要让加尔文留下来。当然,根据加尔文的性格,他一上来就表示拒绝,他说自己只适合在书斋中作研究工作,而且身体不好,不能承担繁重的教会事务。几番推脱之后,法雷尔急了,他怒吼道,“我以全能上帝之名对你说,你若以自己的研究工作为借口,不留下来帮助我们做上帝的工,上帝要诅咒你,因为你寻求的是自己的荣耀,而不是上帝的荣耀”。此话一出,加尔文沉默了。据他自己说,“我感到就像上帝从天上伸出他的手来抓住我,我为恐惧打击,不得不终止我的旅途,法雷尔将我留在了日内瓦”。加尔文留在了日内瓦,但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教堂中讲解圣经。这倒是适合他干的活儿,同时他反复修改《基督教要义》这部书,内容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大。同时,加尔文开始仔细观察日内瓦城的情况,他看到的情况和他心目中的一个新教城市不同,人们的世俗生活仍然充满所谓不洁、不敬的行为。酒店里人满为患,街头妓女出没,晚上各个赌博点开局忙得不可开交,女人穿金戴银,招摇过市。其实一种世俗生活本质上应该各随人意,只要不违反法律,各种娱乐活动应属正常。但在以新教理想为准则的加尔文看来,这些行为都是罪。因为加尔文心目中有一种新教道德。请听友们记住新教道德这个概念。德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特别提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个命题,认为新教的道德观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我们后面会详细给听友们介绍这个观念。因为它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出现在新教伦理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好,我们回过来说加尔文。他在日内瓦名声初立是在1536年9月底。他去洛桑参加一次宗教辩论,题目是“圣餐礼的性质”。我先说一下“圣餐礼”,它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据《福音书》记载,这是耶稣基督亲立的礼仪。在耶稣遇难的前日,正是逾越节,他和门徒聚在一起纪念这个传统节日,但在分发圣饼和酒时,“基督突然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救”。这就是耶稣所亲设的圣餐礼,它表明耶稣基督要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对世人罪的赦免。人们行圣餐礼,为的是纪念基督,同时提醒自己因受到神恩而得救,从而效法基督,以大爱回报。但是,天主教和新教对圣餐礼的解释不同。在天主教的传统教义中,每次行圣餐礼,都是直接分食基督圣体,那圣餐饼和杯水就是基督的身体和宝血。而加尔文宗却认为,圣餐礼所领的圣饼和杯水只是象征,它只是提醒信众,耶稣为拯救世人而奉献了生命。这在神学中称为“同质说”与“恩典说”。

问:这种区分,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答:对没有基督教信仰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这种争论毫无意义。但在当时却是个争得你死我活的题目。所以这提醒我们,要理解人类精神发展史,必须从当时的社会精神环境出发。十六世纪的宗教教义之争,背后是当时社会资源、权力结构的分配 与组合。这样的争论在当今世界仍然存在,只是换了主题。每一种意识形态主题的背后,都牵扯到现实的人类命运。比如民主与专制、自由与极权,塔利班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就直接决定阿富汗广大妇女儿童的命运。好,再回到加尔文。在辩论时,天主教一方指责新教一方曲解古典教义,违背早期基督教教父们的思想。这时,一个面色苍白、瘦瘦弱弱的书生站起来发言。他熟练地引用早期教父德尔图良、奥古斯丁等人的著作,如数家珍般的解说这些基督教早期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发言清晰有力,无懈可击。听众互相问,这个年轻人是谁呀?哦,他就是法雷尔新近留在日内瓦的法国人加尔文。这场辩论结束后,来听加尔文讲道的人突然多起来。这时加尔文开始考虑如何把已倾向新教信仰的人组织起来。

问:看起来加尔文是个深谋远虑的人。

答:是的。相比路德,加尔文是精明、谨慎、理性的,而路德却是个性情中人,狂热、执着、比较情绪化。加尔文是设定了一个目标,就坚韧不拔,一步步去实现,而且由于他行事都经过认真的、理性的思考,所以他做事从不朝三暮四,显得冷静甚至冷酷。后面我们讲到他与塞韦斯特的斗争时,听友们就更能体会。好,加尔文动手草拟了一份《信仰告白》,把一个新教徒该如何信仰、如何履行新教责任、如何参加城市的宗教生活,规定得一清二楚。这些规定带有强迫性,就是你要认可,然后宣誓遵从。自由惯了的日内瓦人,开始不满起来,凭什么一个从法国跑来的青年人,能规定我们日内瓦人该如何信仰和生活。加尔文自己承认,要一夜间建立起统一的教会制度,规范人的信仰生活,并不容易。但他有办法,那就是监督与惩罚。好,我们下次再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