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宗教改革的集大成者约翰·加尔文第十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二:  职业是神的召唤

发表时间:

「提要」在探讨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的关系时,马克斯·韦伯分析了“职业”这个词在新教伦理中的特殊地位。新教伦理把人们日常的求生活动,日常的劳作、职业当作神的召唤。人们从事百业,都是享受神恩,都是对神的奉献。

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宗教改革的集大成者。
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宗教改革的集大成者。 © DR
广告

问:新教的教义,似乎能把宗教的虔诚和经营、谋利结合起来。

答:是的。上次我们引用加尔文的话,说明新教伦理并不排斥人在尘世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赚取利润,享受生活。而且不仅不反对,甚至把它当作人奉献上帝的义务、责任。这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精神扩张的一个道德理由和宗教理由。韦伯特别分析了一个词,就是德文的beruf,英文的calling。这个词表示职业,但却含有天职、神召的意思。韦伯强调这个词的宗教含义是“上帝安排的任务”。他发现,“无论是在以信仰天主教为主的诸民族语言中,还是在古代民族的语言中,都没有任何表示与我们所知的职业相似的概念的词。而在所有信奉新教的主要民族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至今”。而且,韦伯发现这个词来自《圣经》,但它却不是《圣经》中的原词,而是出自译者自己的体会。也就是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创造了这个词。韦伯敏锐地指出,“同这个词的含义一样,这种观念也是新的,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职业概念中包含了对人们日常活动的肯定评价”。那么,这个观念它新在何处呢?韦伯指出,“至少有一点无疑是新的,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世俗事务的义务进行评价。正是这一点,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职业的思想。这样,职业思想便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天职”。

问:韦伯从这个角度来解释职业,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答:当然,韦伯这样的超级社会学家,当然能见人所未见。好,我们接着分析。在韦伯看来,加尔文的新教教义比路德的教义更有助于培植资本主义精神。因为加尔文教义中的命定论,这我们在前面已经给听友们作了介绍,相信人是否得救,已经由上帝决定了。你是上帝的选民还是弃民,与你个人的行为无关。这样一来,人实际上就无所依附。按照韦伯的分析,“这将给一代人的生活,带来一个重要后果,即每个人所感到的空前的内心孤独”。这种孤独感带来两个后果,一是人不能相信奇迹,而只能相信已然注定的上帝的恩典。二是,尘世的一切活动,不是为了赚取上帝的选择,而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这样看起来,似乎尘世的存在,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了。但韦伯提醒我们,情况恰恰相反。因为,“与此宗旨相吻合,上帝要求基督徒取得社会成就,因为上帝的意旨,是要根据他的圣诫来组织社会生活,因而尘世中基督徒的社会活动,完全是为增加上帝的荣耀。为社会的尘世生活而服务的职业中的劳作,就含有这一特性”。韦伯举出的例证是美国国父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听友们也许知道,富兰克林有一本销路极广的书,叫做《给愿意发财致富的人们的一些必要提示》。书里详细列举了从事商业,或者说从事一切赚钱的活动的必要守则。韦伯不厌其烦地大段引用这些守则,我给听友们举几个例子。其一,“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假如一个人凭自己的劳动,一天能挣10先令,那么如果他这天外出或者闲坐半天,即便这期间,他只花了6便士,也不能认为这是他的全部消耗。他其实花掉了,或者说白扔了另外5个先令”。这6便士是半个先令,所以富兰克林认为,你本来一天应该挣10先令,你半天不干活,虽然只花了半个先令,那这半天该挣的5先令,你是白扔了。这就证明,时间就是金钱。其二,信用就是金钱。如果有人把钱借给我,到期之后,他又不要回,那么他就是把利息白送给了我。如果一个人信用好,能够借到更多的钱,并且善于利用这些钱,那么他就会由此挣出相当多的钱。借来5镑,运转一年,就变成了50镑,但前提是人家相信你会还钱。其三,金钱具有繁衍性,金钱可生金钱,滋生的金钱又可再生,如此生生不已。5先令经周转变成6先令,再经周转变成7先令,如此周转下去,最后变成100英镑。

问:这可是最简单却最基本的生意经啊!

答:是的。但韦伯从这些经商原则中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核,这些生意经里包含着一种理想,他说,“毫无疑问,这些话所表现的,正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精神。富兰克林所宣扬的,不单是发迹的方法,他宣扬的是一种奇特的伦理,违反其规范,被认为是忘记责任,而不是愚蠢的表现。它不仅仅是从商的精明,它是一种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是和一种宗教观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富兰克林的父亲是一位加尔文宗的信奉者。他一直灌输给富兰克林一个古训,那是出自《圣经》-箴言篇的话,“你看办事勤恳的人,必站在君王面前”。从而,“人对天职负有责任”这个命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和新教伦理之间的关系。但是韦伯反复强调,我们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精神来自宗教改革,而是要解释宗教改革“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质的形成,及其在全世界的量的传播”。

问:那这和加尔文的预定论,有什么关系呢?

答:加尔文的预定论,并不能让人在尘世的日常生活中,区分出谁是上帝的选民,谁是被上帝遗弃的人。加尔文认为,这只有上帝知道,所以这实际上是不可知的。既然不可知,每一个信徒就没必要去担心自己,是否能获得上帝的择选,也无必要为求择选而格外行善事,而只需要依照福音书的教诲,以耶稣基督为榜样,在尘世中生活、工作,这就是善行。韦伯精辟地指出,“实际上这就意味着,上帝帮助那些自助的人。因此有人指出,加尔文教徒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救赎,或者更准确地说,创造了对得救坚定不疑的信念”。绕了一圈,现在我们可以说,加尔文的伦理乃是自强、自助、勤勉、守信、虔诚,在尘世中尽自己的天职。无论创造的财富是多是少,都是对上帝的奉献,都是依从了上帝的意旨。这就把日常的经商活动,变成了响应上帝的召唤,为上帝的荣耀在尘世中尽职。它就是calling 天职这一词的本意。因此,当英国清教徒移民美洲,创建美利坚合众国时,那些国父们秉承清教的理想,以实干来建造山巅之城。丹尼尔·布尔斯廷在《美国人》这部书中,详细地记述了这个过程。他最重要的一句话是,“虽然北美洲的清教徒把加尔文派的神学作为他们的出发点,但也仅仅如此而已。他们从加尔文派神学出发,立即转入了实际生活”。因为他们相信,勤奋的创造地上的财富,就是遵从天上之父的最好方法。开国先辈们坚信,自由政府的根基就在于,个人创造的私有财产,以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没有这一点,任何政府都只能是由土匪组成的野蛮人的巢穴。这就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相结合的政治答案。好,有关加尔文派的介绍,今天就结束了。下面我将会给听友们介绍宗教裁判所的历史。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