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宗教改革的斗士马丁·路德第十六节 马丁·路德的晚年

发表时间:

「提要」德国农民起义惨遭失败,尽管路德斥责农民起义,但查理五世仍认为这场动乱是“路德运动”,因为在统治者看来,正是路德对罗马教廷的否定与反抗,对基督徒自由身份的阐发,解放了农民的思想,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把要求直接诉诸上帝。路德明白这一点,但正因此,他困惑了。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en 1528 par Lucas Cranach l'Ancien.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en 1528 par Lucas Cranach l'Ancien. © Wikipedia
广告

问:这场翻天覆地的农民起义,使路德的思想也产生了变化吧?

答:是的。我们上次讲到,路德是处在两个世界之间的人。但正因此,他在现实中的地位就有些尴尬。威尔杜兰在他那部鸿篇巨制《世界文明史》中,就有一卷以路德为主题。在他看来,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相当激进的,他彻底打碎了罗马教廷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受他思想影响揭竿而起的农民,却采取了更激进的直接行动。这个行动威胁到日耳曼的法律、统治权、所有权、生产分配的全套制度。农民直接动手,抢劫领主的财产,洗劫庄园,杀死贵族。路德不能追随这些农民,也不能替他们说话,这样,他的现实立场和他激进的宗教改革理念发生了冲突。在他身上,革命性的宗教改革和保守的捍卫现存制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可以说是进步与反动并存。威尔杜兰分析说,“很可能,路德对在威登堡、沃尔姆斯和瓦特堡保护他的那些王侯贵族,私下感到疚歉,而且,如果王侯不遵从他的宗教改革的理念,那么谁来保护他对抗查理五世和克雷芒七世?显然他很彷徨”。杜兰在这里考虑的是路德推动宗教改革的一些战略考虑。这个 克雷芒七世,就是路德公开挑战的列奥十世的继任者。但即使路德有这种疚歉,显然不占主导地位。因为有许多材料证明,他既感谢保护他的诸侯,同时他也激烈地批评他们,认为他们对农民的做法太过分,会招致报应。

问:那显然路德反对农民起义,还不是出自他对保护他的诸侯的感恩,而是出自他的理念。

答:是的。杜兰随后的分析很到位。他说,“对路德而言,礼拜上帝和按照自己的良心,寻求获救的自由,似乎是一项值得争取的自由。在永生之前的这短暂序曲里,不管他是贵族还是奴隶,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应该毫无怨言地接受我们目前的情况,受着肉体和责任的约束,但是在精神上和蒙神的恩典上,我们是自由的”。这就是我们在前面讲过的,路德看中的是彼岸世界,尘世只是我们为了达到永生而不得不经历的一段煎熬。这对有宗教信仰的人,特别是在路德那个时代,这个想法并不奇怪,因为那时宗教信仰、神学教义,几乎就是一切思想资源。而现在的人,却很难理解这样的逻辑。因为人类早已不是那个虔信的种类了。

好,我们看看农民起义的结局。经过几年战争,日耳曼各地所遭受的损失,仅次于三十年战争。可这三十年战争是遍及整个欧洲的战争,而农民起义仅是日耳曼一地的动荡。有13万人战死,农民摧毁了数百个庄园,让大片的诸侯领地荒芜败落,人口锐减,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成为流民。这样的结局,使路德的宗教改革受到农民的质疑。他们说路德是撒谎的博士,是王侯贵族的谄媚者。闵采尔在弗兰肯豪森被捕了,贵族审问他,为什么煽动农民造反。他坦然回答说,他的反抗是为了救人,尽管造反的人有大量的死伤,但这是为了拯救而作出的牺牲。而诸侯惩罚和屠杀农民,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和私利而牺牲人,所以农民惩罚贵族是合理的、正当的。其实,闵采尔自己心中明白,这场起义必然失败,他的命运早已决定。1525年5月27日,闵采尔被用铁链绑在车上,押赴刑场。行刑前他发表演说,承认自己是冒险干了一件他个人的能力不可能完成的伟大事业。他劝告诸侯,不要再虐待自己的臣民,否则他们的下场不会好。他甚至告诉那些贵族去读《圣经》,特别要去读《撒母耳记》和《列王记》,以那些暴君的下场作自己的借鉴。他话没说完,一个贵族猛然抽刀,砍下了他的头。为了恐嚇农民,闵采尔的头颅被插在杆子上示众。齐梅尔曼对闵采尔有个评价,他说,“正因为他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所以时代没有认识他,因为他的精神彷佛一面凹镜,把后世应该实现的东西,表现为海市蜃楼。很多人认为可以嘲笑他、轻视他,直到后世人们才知道重新评价他的功绩”。

问:路德对闵采尔就一直不能原谅吧?

答:是的。对待闵采尔和农民起义,可以说路德没有站在受压迫者一边。但就在闵采尔被处死的这一年,路德又采取了一个戏剧性的行动,他突然和一位还俗修女凯瑟琳·冯·布拉结婚了。这让他的那些信徒和朋友大吃一惊。因为路德一直在说,他不会结婚,虽然他鼓动教士们结婚,作为反抗罗马天主教廷的一个姿态。关于路德突然结婚的原因有许多猜测。路德自己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也结婚了,娶的是个修女。倘若不是有特别理由要这样作,我本可以不结婚,不过我这样作了,为的是要公然蔑视那些恶人及其主子,蔑视那些反对派、王公与主教们,因为他们蠢到要禁止世俗婚姻。如果我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使上帝高兴,能让那些人大为光火,我十分愿意制造出一个更大的丑闻”。听友们从路德的这段话中可以感受到路德的个性,他是一个除了相信上帝之外,只相信自己内心的人。所以面对罗马教廷和尘世的君王,他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且我们知道,他和这位布拉女士生活得琴瑟和谐。

自德国农民战争到路德逝世,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留给路德作深入的思考。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路德的神学时代。他发表了《论意志决定的羁绊》,这是为了和爱拉斯莫争辩人的自由问题。他出版了精心翻译的《圣经》德文本,并且开始系统整理、出版自己的著作。

问:看来路德进入了一个理论上的收获期。

答:是的。他把多年对神学问的思考整理成书,为新教打下了见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人们称后来的新教为路德宗。这些复杂深奥的神学问题,我们就不详加介绍了。但是他留下了一部可以说是闪烁着世俗智慧之光的著作,叫《桌边谈话》。这是他每天和他的学生闲谈的记录。这些谈话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基督教的教义。我认为这部著作是路德最精彩的著作。他的名言,“无知和愚昧把最恶的东西,当作最善的”,就出自这部书。1546年2月18日,路德在他的出生地,艾斯雷本去世。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可敬的上帝,我将灵魂托付于你的手中”。我想用德国伟大作家托马斯·曼的话来结束对路德的介绍。“马丁·路德的伟大是无可非议的。他不仅成功翻译了《圣经》,真正创造了德国语言,而后由歌德和尼采加以完善,而且他摧毁了经院哲学的枷锁,革新自由意志的概念,大大推进了研究、评论和哲学思辨。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这促进了欧洲的民主,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这本身就是民主。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诉诸良心的心理学,以及道德观念,追求严格、真实,最终使基督教的道德表现为自我克制。这一切都源自路德”。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